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社综述:三峡库区建设竭力打造生态扶贫工程

2003年06月03日 06:49

  中新社巫山六月二日电(邹辉 范卉)为确保三峡水库不会成为一个“沙库”、“泥库”,中国在三峡库区开展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并通过这些生态工程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库区的贫困问题。

  专家认为,像三峡库区这样沿江两岸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活生产条件较差的地方,应该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

  从巫山新县城到七星村大约二十多分钟车程。三峡工程兴建以来的首批移民、从巫山望霞乡迁来此地的向继鼎一个人看守着山凹处的七星村高效农业示范园。这百余亩长势茂盛的果树带给当地移民无法想象的生产致富方式,令当地尝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甜头:用从新疆引进的苜蓿草饲养南疆带来的黄羊,黄羊粪则可以给园内的油桃树、李树和梨树追肥,而园区根据山地缺水的实际情况,使用移民们从未见过的滴灌技术。

  重庆库区造林一千多万亩,建设速度是重庆直辖前的三倍,森林增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以上。国家计划投资三百亿元人民币,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三千万亩,使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披上绿装。目前,库区已有两千多万亩天然林得到管护,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进展顺利。

  重庆市“十年计划”中,拟投资两百多亿元人民币,实施以库区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意图在十年内使库区六百多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绿化千万亩荒山荒坡;治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地区;建立数十个国家级、市级自然保护区。而三峡库区十多万移民的外迁大大减轻了生态压力。

  与此同时,三峡库区千户污染企业已关闭,城镇搬迁时严格将环境建设与移民新城建设同步规划实施,一批生态城镇群初步建成。将陆续建成近两百个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库区污水处理率将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大大超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到三峡工程全面结束时,库区将实现山青水秀。

  目前,三峡库区的农业结构正在加紧调整。重庆市启动了百万亩天然香料、百万亩优质中药材、百万亩优质笋竹、百万亩花卉苗木四大工程,库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投入一点四亿元人民币资金的库区柑橘业和畜牧业项目,将使五万农民直接受益。

  落户库区沿线的一批如娃哈哈、汇源等中国名牌企业,不仅有效提高了库区人们的安置质量,也为库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三峡库区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高效农业基地星罗棋布,工业经济蓬勃增长。据统计,去年,三峡库区二十一个区县国内生产总值比一九九三年增长近三倍,财政收入增长两倍多,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两倍,城镇职工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编辑:宋方灿
相关专题:三峡工程水库下闸蓄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