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五月二十七日电 题:海归博士报恩故乡
记者 陈悦
刚刚在福州落幕的“海峡高科技成果展示暨经贸洽谈会”(海交会)上,各种先进时尚的高科技产品精彩纷呈,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种为中国大陆首创的电子相框尤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是一款由闽台两地携手推出的数码产品,它是“海归”博士、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理事长徐德清先生主持研制的。
两岸共同打造的高科技产品
谈起他的“电子相框”,徐博士不禁眉飞色舞。他介绍,这一产品是由闽台两家著名的电子厂商共同推出的,是两岸合作的产物,是一款让普通民众更容易享受数码乐趣的产品。
徐博士介绍,如今数码产品已经十分普及,但它们往往要依存电脑才能发挥功能,而对于不少不熟悉电脑的民众而言,数码产品仍是神秘而复杂的。“数码相框”就是要让那些数码相机的用户能抛开烦琐的电脑操作程序,轻松直观地欣赏到自己拍摄的图象。
回忆研制这一产品的历程,徐博士说,自己有幸领导一个有两岸优秀科技人员合作组成的优秀团队,才能在很短时间内捕捉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推出此款产品。他介绍,目前国际上只有柯达公司在稍早推出类似产品,而他们的“电子相框”是中国大陆首款此类产品,而且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知恩图报的“归国情结”
徐德清博士是福州人,福建是他的故乡。一九八四年,他被选送赴英国学习,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又到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去年,他毅然举家回到中国,在台湾一家著名的IC电子厂家设于上海的公司工作,负责技术咨询。
他说,很多人对他此举不理解,问他为什么在美国完全可以选择一条舒适的中产阶级的生活道路,却要当“海归”?徐博士说,原因很简单,如果他选择一辈子留在美国,他的心中会感到深深的愧疚。他解释道,自己成绩好,从小到大读书,几乎都是国家出钱,没有花过什么学费。公派英国留学的时候,第一年是国家全额资助,一年就是一万多美金。那时候国家外汇短缺,一万美金可是一笔大数目。徐博士动情地说,中国人讲究知恩图报,如果不能回报这一份恩情,自己难以平静。
徐德清说,也正由于这种感情,这些年来,他无论在海内还是海外,都一直关注着祖国,力图为祖国做一些事情。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先后担任美国福建促进会会长和美中科技经贸科技促进总会理事长,积极促进美中交流,推动更多美国人了解中国。他说,每当看到美国主流媒介有大篇幅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时,他都忍不住要投书予以反击。几年前中国遭遇特大洪灾,时任美中科技经贸促进总会理事长的他还积极组织过捐赠活动。
今年以来的非典疫情更令他牵心。曾在北京学习、任教的他对北京有很深的感情。今年五月一日,他投书北京市,向抗击非典的北京医护人员致意,并捐赠一万元人民币,表达自己的心意,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关注祖国。
仍要为小康努力
留学海外十余年,使徐博士看起问题来更加全面、冷静。他说,作为一个华人,他当然为中国二十年来的发展自豪,但他觉得中国大陆目前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却是十分危险的。
他说,就以增长率而言,如果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应该看到,毕竟美国经济是中国的九倍,美国经济增长百分之一,就相当于中国增长百分之九。去年美国增长了百分之三,就相当于中国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他说,我们实在没有骄傲的理由。
提到自己工作的上海,徐博士说,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现在很流行的观点是上海迟早要超越香港。但他觉得,要比较两地,首先不是比谁高楼多,谁漂亮,首先该比谁的市民更富裕。在这方面,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其实,在当前中国的发展中,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被忽略了,这是值得警惕的。
不过,徐博士说,他很高兴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这方面是很清醒的,重提“两个务必”,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很正确的。他也有决心为“小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如今他就在努力将整条数码相机的产业链引入福建,填补福建在这一产业的空白,为自己家乡的发展尽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