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是一部引起争议的电视剧。和以“戏说”为出发点的清宫戏不同,这部电视剧被剧组人员定义为“历史正剧”,相当于教科书的作用。于是,相当一部分历史学界的人士纷纷指出这部剧中的“硬伤”多如牛毛。在这场争论中,有人提出,为什么一部有如此之多“硬伤”的电视剧能有这么多观众?还有些人认为,这部戏有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翻案之嫌,这是否契合了某种社会心理?
清宫戏·历史杂烩
我们常常听到剧作家说:“我写这个戏,是为了揭示历史真实”,其实这话多半不能信。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清宫戏大致是两类。一类是所谓“戏说”。紫禁城中的阿哥和格格们不肯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总要到社会上去拈花惹草,给他们的皇阿玛和皇额娘招来无数麻烦,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所谓的权臣(如和王申)与清官(如刘罗锅、纪晓岚)之间的争斗,他们整天在皇帝面前斗嘴,又要利用皇帝的权威来打压对方,而皇帝呢,揉揉这个,拍拍那个,自得其乐。他们双方就这样与皇帝共同形成“铁三角”,把紫禁城变成一个口才与作秀的竞技场,整日排出各种段子供我们在屏幕前娱乐。
无论是“清宫青春剧”,还是“清宫官场斗法剧”,这里的清宫都是一个看上去满好玩的去处。玩男女派对也好,玩吵架斗嘴也好,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日子都过得挺轻松。这是因为编导不想让这日子显得沉重,他们只想让今天的观众看了有乐子。
另一类清宫戏,就是所谓的“正剧”。这里的清宫是一个地狱。这里是阴谋的权力场。处处隐藏杀机,人人心怀计谋。帝王骨血,生下来就总有人要害,于是就总有忠臣或爱妾舍命相救的千古美谈。而身为皇阿玛皇额娘,却常常要为了权力做些杀死亲儿子或葬送亲女儿一生的惨事。生活在这样的清宫中,即使你是皇帝,如康熙一般的历史强人,你的日子也不好过,你要面临众叛亲离、儿子们的相残、老年的孤独;如果你是像咸丰或是光绪那种窝囊皇帝,那你只有一辈子郁闷至死。如果你是个女人,或者像珍妃或是许多什么妃那样牺牲自己一生为皇帝陪葬,或者干脆就像西太后,成为一个阴鸷凶残的变态恶婆。
看了这样的“正剧”,我们会得到什么?我们会因为看到帝王之家的人日子不好过,而生出某种平民式的快感和庆幸?或者说,我们会得到某种“历史真谛”:历史乃是由阴谋构成的?我不知道久混于官场的人会不会从这类“清宫阴谋剧”中学到点什么实际的经验或是实用战例,如果真的能在这上面有所收获,倒也能解释,为什么看了这么多让人窝心堵肺的故事后,我们还要乐此不疲地看下去。
记得在一个场合遇到了一些搞清史的专家,谈到时下方兴未艾的清宫戏,特别是那些“戏说”的清宫戏。出乎我的意料,清史专家们对于“戏说”的清宫戏显得非常大度,他们说,愿怎么编就去编呗,那是戏剧家的事,他们也不愿意电视里总是一片肃杀没一点乐子;但他们特别烦这类“正剧”,因为这样的剧总是打着“历史真实”的招牌,动不动就是“公元XX年……”其实,那里面往往掺进了大量的伪造历史。
可以这样说:从以上两类电视清宫戏中,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几百年前的清朝究竟是什么样、那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它们只是我们的一些剧作家们拿了一些当年的史料或传说或干脆臆想的原料,为我们烩了一锅特制的历史杂烩,供我们今天作精神消费。他们想做这样的菜,也是摸准了我们有这个口味需要。
剧作家是不可能把历史史实直接贴上屏幕的,他所揭示的“历史真实”,必定要经过他的头脑过滤加工,要受他的头脑和整个社会现实的价值观的限制。另外,他特别要考虑的,就是观众的接受,尤其是在日益市场化的今天。观众如果一点不肯接受,那他也就白做。即使是在古时,街肆茶楼中的说书人在说史时,也必定是只有符合了人们心理的段子,才能流传下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清宫戏,成了闹剧或是阴谋剧,那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大众心理的一种反映。究竟是戏剧家影响大众,还是大众影响戏剧家?———或许是互为因果。黄艾禾/文
《走向共和》·焦点人物
焦点一:慈禧
调查显示,有33%的观众认为剧中慈禧太后这一角色演绎得比较到位,但同时也有大批观众认为该剧有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的嫌疑。电视剧中的慈禧不仅被表现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个慈祥的老太太。作为该剧的编剧之一张建伟认为,如果慈禧不是政治家,她怎么可能统治大清46年之久?
北大历史系教授房德邻先生说,慈禧确实是一位“清末女政治家”,但政治家也有好坏恶劣之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是政治家。慈禧作为政治人物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明大事,不懂得世界局势与变化。她的这种局限性对国家发展的阻碍在1895年以后显得尤为明显。史学家表示,作为满族贵族的代表,慈禧本身承担不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任务,包括后来的预备立宪,慈禧也是借机揽权,在任何时候,确保自己手中有权都是慈禧最重要的事情。
焦点二:李鸿章
有学者表示,作为晚清的一大重臣,李鸿章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戏中过分强调他忧国忧民的一面,而没有揭露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不少腐化行为。新编《李鸿章全集》执行编委之一翁飞也认为,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中,李鸿章形象让人感觉有点矫枉过正,某些地方偏离历史真实。比如说甲午战争的责任,李鸿章确实在北洋海军建设过程中花了不少心血,但他在主观上消极避战是不容否认的。另外,李鸿章从淮军到北洋舰队,在管理上有很多裙带关系和封建帮派体系,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些在剧中也未能充分表现。
作为《走向共和》的编剧之一盛和煜指出:“历史总是蒙上了重重迷雾,我们不能保证照史书上复原就是真实。作为编剧,我们只有根据当时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性格,推测他会干什么,从而写出这些人物的性格发展,这是艺术的真实,但不等于历史的真实。比如,李鸿章整顿北洋水师的戏,史料里并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我们集中各方面的既有信息,从李鸿章的身份、地位、阅历、行为方式等分析,推测李鸿章会怎么做,这样的处理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焦点三:袁世凯
有一份关于《走向共和》剧的观众调查显示,在“谁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问题中,袁世凯以压倒票数当选。该剧将袁塑造成一个精明能干的乱世奸雄。
历史学家对于《走》剧对袁世凯形象的塑造各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他们认为剧中对这个形象进行了美化。电视剧不遗余力地去表现他的“新政”———从小站练兵直到官制改革,他“才识卓著”、“不畏艰险”。有学者认为,一个再坏的人,一生也不可能不做一点好事,如果为了“立体塑造”、“全面表现”、“客观评价”,在有限的篇幅内将其做过的好事进行大肆渲染,这无疑会模糊了对人物本质的揭示。
主演孙淳这样解释:“我觉得这个人不可能这么简单,仅限于‘袁大头’、‘窃国大盗’的那种概念化阐释方式已经过去了。袁世凯内心也有冲突,戊戌变法后,在帝党和后党中游移,为了政治抱负,他必须选择后党,但年龄却是个威胁,一旦慈禧死期到了,他的抱负就会破碎,所以他和杨度谈立宪,有了“白河夜话”,而面对新生力量他要做姿态。”
编剧之一的盛和煜说,在《走向共和》对袁世凯这个形象的加工中,剧本创作人员着力描绘了他的才干、权谋和政治手腕,如果袁世凯没有才华而且昏庸无道,是不可能在激烈的政治角逐中当上皇帝的。(杨纯整编)
来源:青年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