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球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本周迎来了其56岁的生日。作为本届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的评委,姜文的戛纳之行受到国内舆论的热情关注。在电影节开幕后不久,本报记者同姜文在他下榻的戛纳玛蒂尼兹饭店如约相会,并请他就戛纳电影节和中国电影的发展等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姜文没有“影帝”架子
早就听说姜文处事低调,不愿同媒体打交道。但通过最近几天的接触,记者并没觉得姜文有传闻中的明星架子。最早一次见到姜文是在电影节开幕当天的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当时向他提了3个问题,但被主持人砍掉了两个。为此,记者在新闻会结束后递给姜文一张名片,希望有机会同他再聊一聊。没想到姜文不仅答应找机会单独碰面,而且还把他在戛纳的电话号码给了我。由于姜文每天审片任务繁重,日程变数较多,我们的约会时间也一拖再拖,但姜文每次都会打电话来约定下一次的见面时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没有同姜文打过这样的交道,我是很难想像贵为戛纳电影节评委的“影帝”会对记者如此谦和。
评委给参赛者“制造”紧张
记者去年采访过上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杨紫琼,本想请她谈谈评委在电影节上有哪些工作,但由于时间问题没有来得及问。为此,记者希望姜文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姜文表示,严格地讲,他作为评委在电影节期间是不能接受记者采访的。他说,电影节给他发的邀请信上有一行粗体字,要求评委在电影节期间避免同媒体接触。他在到达戛纳后,电影节组委会也专门给他打过电话,强调不要跟媒体谈及评委会内部的事情。姜文表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正式竞赛单元的20部参赛长片看完,并从中选出“金棕榈”的获得者。电影节虽然不强迫评委必须在统一时间看片,但他们每次去电影宫看片时都得“打卡”,类似于国内的考勤表。当被问及评委是否有单独的看片地点时,姜文称,他迄今都是在电影宫的放映大厅里同观众一道看片的,因为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欣赏每部电影。
同2000年带着自己的片子来参赛不同,今天的姜文已是掌握参赛影片命运的评委会成员之一。作为导演和评委来戛纳的感觉有何不同?姜文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作为导演来戛纳,能够感受到来自评委会的压力,而现在当了评委,就可以给别人施加压力了。他说,虽然一些参赛影片的导演和演员在结果揭晓前会显示其平静的心态,但大家都难以摆脱一种竞赛心理。尽管评委在颁奖前不会透露任何信息,但在整个电影节期间,参赛人员会不由自主地阅读有关影评,还会打听各剧组是否收到了闭幕式的邀请,有几份邀请,因为谁得到的邀请多,就意味着谁的获奖可能性大。这些都会在电影节上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
集体创作巴黎爱情故事
早听说姜文此行还担负着一部有关“巴黎爱情故事”的拍摄任务,记者请他透露了一下相关内情。据介绍,他执导的《鬼子来了》一片在2000年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后,一位制片在巴黎邀请他参加一项合作拍摄计划。该计划邀请了包括伍迪·艾伦在内的世界20位著名导演,每位导演以巴黎的一个区为拍摄背景(巴黎正好有20个区),制作一部5分钟的爱情主题片,加上字幕6分钟,由此组成一部名叫《巴黎,我爱你》的影片,拿到戛纳来参展。制片人对每个导演的投资都是10万到15万美元,导演、摄影师、编剧的片酬也一样,惟一不同的就是路费,大家住的地方不同,来巴黎的机票也自然不一样。姜文表示,这个制片人很聪明,因为总共200多万美元的投资通常请一个著名导演都不容易,再加几个名演员则更不可能。但他这个“化整为零”的方式反而吸引了20位导演,据说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导演都拍完了,不过大家仍相互之间保密。当谈到他那一份时,姜文说分给他的是包括中国城在内的巴黎13区,他将在近期开拍。
倡导严格认真的创作作风
自1985年出演《末代皇后》以来,不仅成功地扮演了许多电影人物形象,还执导过两部颇具影响力的影片。为此,记者问他更喜欢做演员还是做导演。姜文表示,他没有刻意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他觉得自己执导的片子由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因此相对更有感情一些。
有媒体曾称,姜文的性格固执,拍片时经常过多地自我发挥,因此更适合做导演。对此,姜文说,他在戏剧学院上学时,“人艺”的老师就跟他们讲过,把自己的脸随便交给化装师的演员是不负责任的演员。无论在戏剧学院还是在“青艺”演出话剧时,他都有一个感觉,即导演和演员之间没有一条明显的职能界线。他认为,好的导演应该注重发挥演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毕竟角色需要演员本人来刻划。他还引用德尼罗主演《愤怒的公牛》和达斯汀·霍夫曼的例子来说明演员自己把握角色的重要意义。姜文认为,把导演置于一个至高无尚的位置是一种封建的观念,导演和演员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磋商和探讨是很正常和必要的。姜文由此说,有人认为他个人想法太多,不适合当演员,其实不然,想法多的人最适合当演员。
记者在准备这次谈话时发现一个有趣的悖论:一方面姜文给外界以固执己见和缺乏浪漫的印象,而另一方面他又同浪漫法兰西有着不解之缘,不仅有位法国妻子,还是戛纳的贵宾。姜文则认为,固执和浪漫并不矛盾,如果法兰西文化和艺术不讲究精益求精的原则,就不会有今天的法国。姜文说,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下的日子》描述的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但这部浪漫之作是建立在固执的创作态度之上。他认为,马马虎虎、不负责任的态度小则会影响一部电影的拍摄,大则能阻碍社会的发展。
中国电影需要进一步走向世界
对记者这样的外行来讲,似乎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一方面,《霸王别姬》等中国的艺术影片多次在倡导“作家电影”的戛纳电影节获奖;另一方面,《英雄》、《不见不散》等商业大片又在国内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记者请教姜文,中国电影更适合走哪条发展道路。姜文表示,电影是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绝不能进行如此简单的分类。他认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应该多到戛纳这样的场所来观摩,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类题材的电影,充分开阔我们的视野。姜文认为,有多少种人就应该有多少种电影,而中国目前的电影种类还很贫乏。他同时表示,电影创作不宜盲目追求时髦,应该对历史题材给予足够的重视。据他介绍,无论是戛纳,还是在莫斯科、柏林等地举行的电影节中,几乎每年都有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参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红高粱》等一批优秀的中国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使中国电影在当今国际影坛上占据了重要一席。谈及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时,姜文表示,他为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努力中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但也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姜文称,目前真正占领国际电影市场的只有美国电影。法国虽是个电影大国,但在电影输出方面同美国差距很大,印度、意大利也是如此。其原因是,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的电影机器和完善的经理人体制。据姜文介绍,他以前曾遇到一位法国电影经纪人,分别在纽约和巴黎生活了很长时间。由于在巴黎能看到美国小说,但在纽约却看不到法国小说,这位经纪人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其结果是美国的经纪人制度非常完善,作家只管写书,市场运作全由经纪人负责,而这正是法国当时的空白。于是,他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做出了成绩。
姜文表示,中国现在正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市场,又了解外国市场的人才,只有他们才能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中国。姜文最大的愿望是,中国有一天能够出现一个类似戛纳电影节的盛会。他表示,戛纳电影节的成功经过了五六十年的尝试和积累,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做,等到几十年后也一定会有所成就。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