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进一步转好,券商与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在陆续上市。从3月下旬“招商受托理财计划”面世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长江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国联证券、天同证券等券商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更多的券商在积极酝酿之中。证券公司将受托理财业务产品化,而非简单的承诺保底收益,同时将客户对象推广到个人投资者,着眼于分流储蓄客户。一时间有人惊呼:证券公司将成为基金业的强有力竞争者。
目前券商与银行共同销售的理财产品颇受市场欢迎,销售期一般都在一周到10天左右,有些还提前结束,正与浦发银行联手销售“同赢理财计划”的天同证券表示,如在销售期间内达到8亿元的额度,将提前结束销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热销的原因首先在于,这类产品为投资者确定了预期收益,及产品投资组合的比例。
比如,国泰君安的“安丹理财计划”预期年收益率不低于2.6%,招商受托理财计划为1.98%,天同证券的“同赢理财”预期税后收益不低于2.4%。这对于储蓄资金而言,显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同时,证券公司一般都表示,主要通过投资固定收益品种如国债和企业债获益。天同证券还增加了产品转换权,即“在委托6个月后一年内,可以有一次机会选择将受托理财资产实际收益的权利转换成获得协定到期收益率为2.4%的基准债券”,这无疑增加了保障功能。加上该类产品购买手续简便,一般不收取认购费,有些还定期发布理财信息。而与收益率挂钩的管理佣金收取办法,也将投资人的利益与券商收益统一起来。这些都已成为券商挑战基金业的底气所在。
不过,目前推出的这些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并不大,一般都控制在5亿元左右,委托管理期限都确定为一年期。此前,招商证券的理财产品虽然认购金额达到15亿元,但据悉,最终额度还是定在4亿元。国联证券的理财产品规模在3亿多,正在销售的天同证券“同赢委托理财计划”总的发行规模定在5亿元到8亿元之间。为什么规模有限呢?业内人士认为,规模是由各家券商根据自己运做资金的能力来确定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对于试探性的创新产品,初期大家都比较谨慎保守。
与基金销售类似,券商的理财产品热卖,银行的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券商人士表示,这类产品设计之初,就主要是针对银行的储蓄客户,因此多以银行代理为主,直销为辅,券商给银行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例如,与浦发银行的合作中,天同证券支付该产品委托资金原值总额的0.4%为代理费。在投资金额上,长江证券、招商证券的产品是每份10万元,国泰君安的是每份1万元,天同证券则是每份5万元,对客户的定位略有不同,不过在销售过程中,机构客户,资金超过百万元的还是占了主流,“有超过一半的资金来自这些大客户。”
尽管在个人金融理财方面,这些产品的出现对基金业形成威胁,但这种运做方式从诞生之初就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焦点,券商、银行的做法是否合法合规?由于委托协议中并不保证收益,引起的投资损益还是由投资者承担,因此,投资者能否在一年后获得较好的收益仍需拭目以待。不过,对眼前摇来晃去的10万亿巨资的银行储蓄,虎视眈眈的券商、银行、基金都显得踌躇满志。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