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四月二十四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二十三日宣布,特区政府将推出涉及金额一百一十八亿港元的八项救市措施。香港舆论除对此表示肯定外,还呼吁各界发扬逆境自强、勇于拼搏的传统,增强信心,灵活应变,冲出困境。
《文汇报》今日题为《政府出招纾困各界更要自救》的社评称,在非典型肺炎爆发前,香港的赤字已高达七百亿港元。三月份公布预算案,削减财赤被列为首要任务。在短短一个月之后,政府在承受巨大财赤压力之下,适时推出逾百亿元救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府的救市措施无论出手多重,都只能发挥纾缓性的作用,疫症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不会因此消失,香港面对的整体经济困境更不会从此改变。克服困难,还要靠大家互助自救。政府带头宽减税费,民间也应该互帮互助,私营机构和公司应该适当宽减租金和收费。这不仅有助于纾解业界及市民的困难,也有利于营造互相鼓励、共渡时艰的社会气氛。同时,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应该发扬港人逆境自强、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增强信心,灵活应变,才可能转危为机,冲出困境。
《大公报》今日社评认为,总体而言,特区政府提出八项纾困措施可以稳定民心,无论对经营者或中下阶层,都会起正面作用。经济疲弱是由于疫情引起,解决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成功防疫,这是保持经济复苏元气的唯一成功之道。只有防疫成功,人们的信心建立了,才会放心消费、放心旅游、放心娱乐,商务会议和各种展览得以举行,经济才得以复元。
社评强调,在病毒肆虐之下,对严重受影响的行业和企业,政府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扶助是应有之义,但有关行业和企业坐待政府救助是不可能和不实际的,应想办法自救;各业之间如何扶持互助也是必须提倡的。大家同坐香港这条船,需要有共济的道义。
《成报》题为《纾困治标脱困为要》的社评指出,政府宣布的纾困措施,对纾解市民“燃眉之急”不无帮助,但仍须银行与业主等响应“同舟共济”的号召,才能起到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