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2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21日发布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年春季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开始工作的第一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面临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保持适度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环境风云变幻的严重的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的势头,争取经济发展取得更加令人鼓舞的新成绩。
上证报告将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和分析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如果我们能够在2003年继续较好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而及时地进行宏观政策调整,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的变化,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不出现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冲击,那么,据预测,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将保持2001年出现的较好的增长势头,增长率有望达到8.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2.9%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0.7%左右,高于上年。其中,重、轻工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11.7%和9.9%左右,重工业增长较为明显地快于轻工业增长,差距幅度大于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预示着由投资带动的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周期可能出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6%左右,增长速度略快于上年,但是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3年将达到50370亿元,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6.1%和16.6%左右。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快速的高水平增长,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有助于我们克服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给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带来的困难,并为我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中投资占GDP的份额却在进一步上升,按现价计算,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达到45%,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2年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都大于2001年。但是,在2002年中,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促进最终需求增长的各项政策起到了较为明显的需求拉动作用,预计在2003年各种价格指数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止跌回升势态。国内目前出现的投资的高速增长和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的波动,都是可能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预计2003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分别为-0.8%和0.3%,与上年相比,通货紧缩压力将会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投资品价格指数变动率为0.5%左右。
200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加。2003年这种居民收入增加的势头将会继续保持下去。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3年将增长8.6%,增速与2002年基本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在2003年为5%左右,有望略高于上年,但是仍将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
2003年,消费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45030亿元人民币,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1%,都将略高于上年的增长水平。
2003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由于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2003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望略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税收快速增加,但是财政赤字的数额还会进一步扩大。预计2003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6.4%和14.5%,财政赤字约为3200亿元。
200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出人意料的高增长局面,使得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对拉动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虽然多数有关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量会略有上升,但是国际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我国必须认真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因此,与上年相比,2003年我国的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降,而进口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2003年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21%和15.6%。在2003年中,进口增长速度仍将快于出口增长速度。与前几年相比,对外贸易顺差的数量将会减少,但是对外贸易的总格局仍将会有一定数量的贸易顺差。
总的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在2003年中将出现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增长。
2003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结果如下:
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具有一些明显的有利条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首先,在投资方面。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5.8%的快速增长,增速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03年第一季度,这种投资较高增长的势头不减,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上年。
投资的较高增长首先是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拉动作用。2003年虽然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数量有所减少,但只是微调意义上的减少,国债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将是十分明显的。更具有积极意义的是,连续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正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2002年集体和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接近15%,比2001年明显提高,已经基本接近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速度。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活跃,是实现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此外,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5%的良好势头,在2003年也将保持下去,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内外资投资快速增加。投资准入政策的完善,公平竞争原则的体现,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破除,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完善,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保证投资的快速增长,以拉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
其次,在消费方面。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着继续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使增加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将得到有力的推动。广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基础,是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汽车、住房和高档家用电器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的消费对象。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一些社会调查表明,我国消费者信心有所上升,消费信心指数目前在亚太地区名列前茅。只要我们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完善消费政策,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继续加强。
虽然2002年中使我国出口实现高速增长的某些特殊因素可能不复存在,以及一些新因素的出现,将使得2003年对外贸易顺差减少,但是如果世界经济和贸易能够保持不低于上年的增长速度的话,我国进口和出口仍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国内生产和消费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们在分析2003年宏观经济增长的时候,特别应该注意到货币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积极的变化。到2002年末,M2和M1的增长均达到16.8%,增幅比"九五"期间的均值高约3个百分点。2003年制定的全年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也比上年要高些。这些措施使得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更为主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更加到位。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渠道的拓宽等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将使得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从而使宏观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得到更充分的保证。
当然,我们还必须看到,2003年仍然存在着制约宏观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解决以外,2003年我们主要需要注意如何应对国际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可能引致的世界经济波动,以及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有关产业造成的影响。此外,在国内的投资方面,一方面需要注意国债投资数量的减少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需要密切关注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增长过猛可能产生的局部过热,以及对价格水平波动产生的影响。在消费方面,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证国内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在外需方面,要重视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和外国对我国商品出口非贸易壁垒增加对我国实现一定数量的净出口目标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还需要关注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进一步重视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自1998年以来,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我们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扩大内需方针已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带动,宏观经济增长逐步摆脱了过分依赖外需的局面,逐步进入了主要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轨道,保持了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宏观经济的实际增长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潜在增长率还有一定差距。
在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初,我们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来拉动内需。这种做法逐步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效果,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随着连续多年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投资占GDP的份额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目前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积累与消费的适度平衡问题了。在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适度的积累率应该在25%至28%左右。十几年前在制定"八五"计划时,人们认为30%左右的投资率可能是合适的。1997年按现价计算的投资占GDP的份额为33.5%。而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这一份额逐年攀升,2002年已经超过42%,预计2003年将达到45%左右。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将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宏观比例的失衡,影响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势较猛,特别是由于多年国债投资的带动,民间投资日趋活跃,这是未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关注投资占GDP的份额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要警惕已经在某些地方和行业中出现的局部过热的问题,警惕由于结构不合理而可能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以及未来由于供给能力结构性过剩而可能形成的通货紧缩压力。
在进一步提高国内需求拉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工作中,目前需要进一步重视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稳定和消费需求的相对刚性,消费需求的波动性相对较小。消费需求的相对平缓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削弱投资需求波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动荡,阻止宏观经济过于剧烈的上升或下降。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但是分析表明,在1978年至2001年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明显大于投资增长的弹性。因此,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是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是促使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形成的关键。
与投资率相对过高相对应,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从长期来看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最终消费率明显偏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约在80%左右,而我国在1990年至2001年期间平均消费率不足60%。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投资增长最终失去消费需求的支持,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引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目前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连续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更是较大幅度地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这种状况的存在是与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相联系的。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在收入分配中,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明显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使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对居民的消费倾向也会产生影响,增加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程度。同时,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可能产生弱化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
第三,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趋紧。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直接影响到失业群体和工薪阶层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医疗、失业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导致居民预防动机增强,增加储蓄,影响即期消费。职工工资体制改革滞后于住房商品化以及教育产业化的迅速扩展,也对多数居民的即期消费产生影响。
第四,居民服务性消费明显不足。虽然我国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不低,但是由于服务性消费相对较少,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费需求不足。
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彻底完成,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之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下岗待业群体和其他中低收入群体,全党全国共同努力,千方百计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加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力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国策。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和调整我们的就业政策。
但是,仅仅强调就业政策还是不够的,因为扩大就业一般只能解决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的问题。我们还应该注意如何提高占居民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各阶层群体的收入问题。
提高居民收入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加强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在保持宏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维持必要的投资率,努力提高消费率。在微观层次上,则需要根据目前不同阶层群体的收入特点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达到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目的。
对于农民,要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让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同时,要增加国债资金中用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部分,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创造条件,使农村居民能够直接从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中得到好处。同时,各级财政支出也要尽可能地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部分。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启动农村市场,拉动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减缓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保持全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对下岗待业群体,则要求各级政府广开门路,努力为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切实使他们能够得到有保障的收入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那些真正的弱势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向社会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时,要注意区分真正的未就业者与隐性就业者,使真正的未就业者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促使隐性就业者,包括灵活就业者和非正规就业者,能进一步做到完全自食其力。
对政府公务员,政府要承担不断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责任,使为公务员提高工资不仅能增加这一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能起到对社会各方面注意提高自己雇员的收入水平的示范效应。
对一般企业职工,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劳动报酬标准。在雇用单位与被雇用者之间,要承认被雇用者的弱势地位。因此,国家要通过立法,政府要通过加强管理,认真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除了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之外,应鼓励和支持在雇用单位和被雇用者之间建立和完善劳动报酬谈判机制。此外,应考虑进行结构性减税,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提高劳动报酬标准,可以适当减少对用人单位的税收,等等。
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还应该做两件事情:一是,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监管,加强维持社会公平的转移支付的力度。二是,办好公共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为新生劳动力和需要再就业的职工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
总之,就业与收入分配政策的掌握的实质,是如何在经济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努力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的理论为指导,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四、财政政策分析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一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据统计,1998年以来,我国用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安排的国债项目总投资规模已达到6600亿元,对国民经济主要依靠扩大内需保持适度快速增长起到了很重要的拉动作用。为了克服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力量解决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所需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为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为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2003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显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连续数年增发国债,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8年的1.9%,上升到2002年的3%;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10%,上升到2002年的18.3%,平均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左右。由于在增发国债的几年中,我们保持了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因此,虽然财政的债务负担在明显加重,财政支付风险逐渐加大,但是目前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仍可谓保持良好。
财政政策本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手段之一,在任何环境中都需要灵活地加以使用。而且,在任何条件下,财政政策的使用都应该是积极的。就这个意义来说,无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之说。自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特定内容是:增发国债,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项目。它只是一项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短期政策措施。然而,连续数年的实行,已经使这一具有特定内容的短期政策的实施中长期化了。因而,我们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时候,必须认真总结实施这一政策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这项政策的继续实行进行必要的调整。我们在2001年的秋季报告中已经提出,这种调整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国债资金使用方向的调整;第二,对财政政策措施内容的调整;第三,对宏观政策调控体系的调整。从近几年的宏观调控实践来看,这三个方面的调整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如何在宏观调控中积极地使用财政政策,是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在现阶段,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宏观经济增长的新形势。这里应该考虑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实现政策扩张性强度的转变。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提高,特别是民间投资的逐步启动,在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的同时,应该逐步减弱财政政策扩张性强度。这样做既有助于国家财政状况的调整,也有利于明确宏观调控导向信号。
第二,实现使用性质的转变。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主要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项资金用于特殊的专门项目,其使用性质是非常单一的。国债的发行,既可以对国家财政平衡进行调节,为国家的重大项目的实施筹措资金,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实际上,国债的发行不仅是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同时国债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完善,也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工具。因此,当前形势下应该将国债的特殊性使用转变为正常性使用,以使国债能够发挥更综合性的作用。目前应该将国债的年度发行总量控制,改为年底国债余额总量控制,以增加国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将目前的以国债发行量来决定项目的做法,改为以通过审批的项目的需要来决定建设国债的发行量的做法,以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实现政策目标的转变。自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目标明确:通过扩大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以保持宏观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目标定位在总量上的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注意将积极财政政策单纯在总量上扩大需求的目标,转变为利用财政政策手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创造条件的战略目标。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应该考虑利用国债资金的力量,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加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手段、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国家投入等方面。总之,应该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五、政策措施建议
1、继续积极扩大内需。2003年国际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强化,世界经济出现动荡的可能性增大。我们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以实现宏观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必须更加依靠国内需求来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立足内需,应该成为我们长期不变的国策。
2、努力加强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适应新的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发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全面的政策功能。在目前形势下,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十分重要。要加强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配合与协调,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
3、认真提高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只有注意提高居民收入,才能形成和保持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当前,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努力扩大就业机会,进而培育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应该是今后搞好经济工作的重点。
4、防止局部出现问题。进入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增长势头较猛,进出口均以两位数增加,价格指数明显回升,特别是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升较快。在此情况下,需要密切监视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防止局部出现过热和秩序混乱的问题。
课题总负责:刘国光王洛林执行负责人:李京文刘树成汪同三执笔:汪同三沈利生万东华
2003年
1.总量及产业指标
GDP增长率8.6%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2.9%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0.7%
其中:重工业11.7%
轻工业9.9%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7.6%
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7.7%
商业服务业8.0%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总投资规模50370亿元
名义增长率16.6%
实际增长率1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45.2%
3.价格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0.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0.3%
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0.5%
GDP平减指数0.2%
4.居民收入与消费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8.6%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5.0%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11.9%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4.2%
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10.3%
5.消费品市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30亿元
名义增长率10.1%
实际增长率11.0%
6.财政
财政收入22010亿元
增长率16.4%
财政支出25210亿元
增长率14.6%
财政赤字3200亿元
7.金融
居民存款余额102150亿元
增长率17.5%
新增贷款35060亿元
新增货币发行1875亿元
8.对外贸易
进口总额3575亿美元
增长率21.0%
出口总额3765亿美元
增长率15.6%
贸易顺差190亿美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