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电题:棉花市场奇货可居发改委促供求平衡
中新社记者 王永志
今年一月底,中国市场棉价涨到每吨一万一千一百元人民币,比进口成本低千元左右,进入二月份后棉价水涨船高,一路暴涨。到了四月初,国内市场棉价每吨一万三千六百元,比今年一月份上涨二千五百元,比国际市场棉价涨幅高出十四点五个百分点,高于进口成本每吨五百元左右。
棉花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发展银行、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和供销总社等部门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棉农收入有保证,惧的是国内市场棉花价格高于棉花进口成本,一方面造成纺织企业亏损,影响纺织工业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进口大量增加,影响国产棉花的销售。
有鉴于此,近日发改委、农业发展银行、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和供销总社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棉花销售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棉花销售,稳定国内棉花市场。发改委权威人士更就此提醒棉花企业警惕市场风险,力促棉花市场供求平衡。
据悉,国内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原因多多:一者国际市场棉价上涨,带动国内棉花价格上涨;二者美伊战争前夕,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带动化纤等原料价格上涨,也刺激了棉价上涨;三者国内棉花需求增加,特别是进入新的棉花年度(二00二年九月)以来,国内纺织品生产和销售增长较快,棉纺织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对纺棉需求量大增。预计本年度纺棉需要量五百万吨,现在估计达六百万吨左右。应该说,棉花价格上涨一些本属正常,但暴涨就有“玄机”。
该权威人士称,此中有棉花经营企业惜售;也有部分企业市场炒作。二00二棉花年度(二00二年九月至二00三年八月)农发行贷款收购棉花二百一十三万吨,截至三月底销售百分之五十九,比正常年份销售低二十个百分点以上。二000年度收购的老棉花库存仍有三十二万吨,按现在的市场价格完全可以顺价销售,但至今这些企业仍在惜售。一些主要产棉省的产棉大县和企业待价而沽,以牟取更多的盈利;个别尚未实行社企分开的供销社所属棉花企业,留着库存棉花等待改制时,用销售棉花的货款安置职工。此外,中国现在棉花市场体系不健全,交易不规范,个别企业进行恶意炒作,人为抬高棉价。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的棉花市场资源,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工业库存,满足国内纺织工业的需要也是有保证的。但市场炒作和惜售,将给棉花市场带来很大的风险,进而影响纺织业的发展,损害棉花经营企业和棉农的利益。因为棉价的不合理上涨,会抑制棉花需求,导致企业多用进口棉,促使企业多用化学纤维代替棉花;且将刺激农民种植面积增加。届时,棉花需求量的减少和棉花产量预期增加,都将导致棉花市场价格的下跌。
从计划到市场,中国上至政府,下到百姓,都有太多的学问要感悟。发改委人士指出,当前,有关部门将着力把过高的棉花价格降到合理的水平,加快国产棉销售,稳定棉花市场。并采取加大抛售国储棉和老商品棉调控市场的力度;督促棉花经营企业限期归还库存棉花占用的农发行贷款;禁止棉花经营企业囤积棉花,规范交易行为等措施,从而使供求平衡,促进棉花产业和纺织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