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东北一家人》热闹播出 英达新作逗你开怀

2003年03月21日 15:28

  让情景喜剧登堂入室

  最近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后80集在北京电视台热热闹闹地播出了。剧中活泼俏皮的东北话,心肠火热的东北人,不时爆发出的哄堂大笑,给京城百姓生活平添了快乐。

  拍摄此剧的英氏公司负责人英达非常高兴:“前40集去年播出时安排在早上7点,但是仍然得了‘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电视剧’奖。这回是情景戏剧第一次安排在黄金时间,对我来说可以用‘夙愿得偿’来形容。”

  英达具备演员的表演技巧、艺术家的眼光,也不乏实业家的精明。1987年从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研究生院毕业后,带回国内的最珍贵之物就是在美国电视上最常见的情景戏剧:一种把观众或者说剧场的概念搬到电视里,现场出现观众笑声的新的喜剧形式。1993年,他首次当导演便执导了不仅是国内也是整个华语地区的第一部情景戏剧《我爱我家》,两年后成立英氏公司专拍情景喜剧,迄今已有10部戏出笼,使一个舶来剧种在中国蔚然成风。他自豪地说:“包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情景喜剧都是跟我们学的,1993年拍《我爱我家》的时候,他们都到我们场子里来看。”

  “别拿我们跟《刘老根》比”

  英达拍《东北一家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那就是向东北方言小品借势,“赵本山、黄宏以及参加了我们这部剧演出的巩汉林、潘长江,他们是把东北小品推向全国的功臣,让大家不但能懂这种方言,而且觉得好像东北话本身是一种喜剧性的语言,听着就想乐。我得感谢他们。”他也不讳言现在播出《东北一家人》后80集,有点向不久前热播的《刘老根》(二)借势:“《刘老根》的热播对我们有好处。已培养出来的喜欢东北风格的观众,肯定会来看我们的戏。”

  但是,自诩谙熟媒体炒作手段的英达狡黠地笑着强调:《东北一家人》与《刘老根》(二)“没有可比性”,他倒是谈了两剧不可比的原因。他认为,《刘老根》不是喜剧,最多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普通连续剧,它和情景喜剧不是一个类型,故事的发生、讲故事的方式都完全不一样。“《刘老根》是现实主义的,而《东北一家人》有很大的假定性,是棚里搭的景,有时候故意让大家看到现场坐的观众,每一个刹那都有人在笑,有间离的、陌生化效果。如果从都带有东北风格来比较,《刘老根》是一个农村风格的、很纯粹的一个东北戏,我们这个则比较都市化、现代化。”他的结论是:《东北一家人》和《刘老根》完全不同,就像一道甜点和一道川菜,不能放在一块评论。

  再拍一批方言情景喜剧

  对国外情景戏剧如数家珍,亲身经历并且引领国内情景戏剧发展的英达认为,情景喜剧实际上比别的喜剧更依靠语言,而语言是离不开它的地域性的,他列举了一些事实证明,翻译会使情景喜剧丧失至少一半的“幽默指数”。无论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成长的烦恼》、《老友记》,还是广东话翻译成普通话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上海话翻译成普通话的《老娘舅》、《红茶馆》,之所以不能在本土以外的区域获得同样的成功,归根结蒂的原因都是语言障碍。

  “其实这些戏本身没有那么幽默、高级,只是由于本地人多年没有听到用自己的方言拍出自己的戏了,一听之下,那种沟通愉快之极,这就是占了语言的便宜。所以,如果想提高喜剧的‘幽默指数’,还不如做些地方化的工作。”

  英达打算用内地比较大的方言语种每种拍一部情景喜剧,西安方言的《西安虎家》已经拍完正在进行后期制作,由笑星李琦主演、导演;由他自己导演的、讲述售楼处故事的广东话情景喜剧已经开机,天津话的也已经排入今年的日程,他还想尝试山东话、河南话和四川话。

  说到情景喜剧的将来,英达踌躇满志:“我们比国外差的地方主要在剧本。可以比较骄傲地说,编、导、演这三个方面,差的最多的是编剧,其次是表演,就我们导演差的最少。给我那样的剧本,给我那样的演员,我也能导出来,没准还比他强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小富


 
编辑:王艳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