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21日,笔者在天津一套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工作室内,采访了此项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
笔者:首先请您给“民间文化遗产”下一个定义。
冯:所谓“民间文化”是相对于“精英和典籍文化”而言的,是人民大众用心灵和双手创造的文化,是人民大众自发创造、满足自己的一种生活文化。数千年来,它积淀深厚,博大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和理想深深凝结着。它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大部分。民间文化在现今农村、市区、乡镇中仍在不断地创造着,而我们要抢救的是“遗产”。这个“遗产”主要是指农耕社会积淀和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
笔者:正如您所说,民间文化遗产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内容极其博大。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现在这个时间进行这样一项浩大的“前无古人”也许还是“后无来者的工作呢?
冯:这是时代的使命,是这个时代迫使我们尽快地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
首先是农耕社会的迅速瓦解。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必然带动着整个文明的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其原生构架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变化,原有的文化就会消失。比如,中国年俗中的“贴门神”,过去是为了将不好的东西拒之门外,当人们已不再迷信时,也就不贴门神了。原有文明和文化的瓦解与消失,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是进步的。但人类要表现这种进步性,就要完整地保留前人创造的文明和文化财富,因为文明是不断积累的。
另一个因素是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相对外来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处于弱势。而这种以商业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以沙尘暴式的姿态迅速蔓延,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严重冲击。
在这场飓风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的农耕文明的载体——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当然也受到冲击,如唐诗宋词、二十四史等,当下被冷漠了,但它有文字记载,不会变;而民间文化长期不受重视,被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初级的、低层次的、自发性文化现象来对待,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登堂入室,因而它受到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很根本的。
笔者:有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京的民间工艺品有300种之多,而到20世纪末,只剩下了30余种,十之八九已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了,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正逐渐消失在现代化匆匆的步履中。可以说,中国的民间文化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冯:是的。由于民间文化是一种自发的文化创造,相对精英文化,它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其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相当脆弱。有些民间文化往往是在没有传承人的时候,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人去曲终了。比如瞎子阿炳,现今记录下来的曲子不足10首,但据说当时他有100多首曲子,若当时记录了,我们就有了一笔更大的音乐财富。这种现象俯拾皆是。纳西族懂东巴经的歌手,在几年前还有6位,前年只剩3位,现在只剩1位,据说已经住院了。前年我们在贵州、广西采集民歌时,有一位老太太,知道很多。去年我们再一次去找她时,人已故去,临终前说了一句话:“他们怎么还没来呀?”可以讲,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消失,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间不复存在。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了解先人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不能!所以,现在第一位的是“抢救”,而且是十万火急!
笔者:您如何评价我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现状?
冯:我认为,目前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基本上是无序的、无章法的、不清晰的、混乱的状态,非常糟糕。
原因有二。第一是家底不清,认识不足。有不少地方的民间文化根本没有受到重视,其传承者自己也是很无奈的,基本处于一种“自灭”的状态。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旅游不恰当的“结合”。一些地方政府过去没有意识到民间文化的价值,现在知道它能赚钱了,便以一种粗糙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文化,将之商业化,作为旅游的附属品,而文化中真正的精髓并没有注意传承下来。
笔者:您是希冀通过“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彻底改变或改善这种糟糕的状况吧。那么抢救工程将如何运作呢?
冯:整个抢救工程要进行10年,分为5部分: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我们要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6个民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拉网式的普查。对象是“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学,所有的民间文化都在此项工程的范畴内。
之所以要进行如此大规模、如此细致的普查,一是因为民间文化濒临危机,更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家底不清。精英文化我们是如数家珍,而中国到底有多少民间文化遗产,我们心无底数。因此要动员、号召文化人到民间、田野、深山,关爱自己的母体文化,通过普查搞清家底、理清遗产、保护资源、光大精华。
参加普查的人员由三类人构成:第一类是中国民协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文化界的行家们。只有他们去才能保证普查的水准。第二类是民间文化工作者。普查工作是没有什么物质回报的,需要奉献精神。而他们痴迷于民间文化,是一支很重要的队伍。
第三类就是志愿者、大学生。我们认为最成功的普查是大量的年轻志愿者的投入。我们并没有指望他们交上来的东西有多高的水平,关键是他们的这颗心,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一种情感、一种情怀,目的就达到了。只有全民族,尤其是年轻一代珍惜、关爱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笔者:千百年来,民间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讯息,成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一种象征。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认识民间文化呢?
冯: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从来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如果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更集中地蕴含于精英文化之中,那么民族的情感和特征则更直接地表现于民间文化中。所以我认为: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
精英文化是一种“父亲文化”,给我们精神和思想;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赋予我们情感和血肉。然而,“父亲”也是奶奶养育的,精英文化也是民间文化蕴育出来的。就是屈原、李白,也是《诗经》陶冶出来的;就是王维、吴道子也继承着岩画、壁画的血脉。因而我称我们的民间文化为“母体文化”。
我们的民族特征直接表现在民间文化中。回想2001年,我们申奥成功、加入WTO,当中华民族快速地融入世界时,我们的民族下意识地产生了文化保护心理。好像一辆车子加快速度时,需要稳定重心。这时,我们的民族没有从精英文化、没有从唐诗宋词中找符号,而是找到了唐装、找到了中国结,用自己的民间文化来标识和强化民族的特征,在千差万别的世界文化中进行一种自我的文化识别。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如刚过去的春节,是农耕文明非常重视的节日,它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盛典,承载着很多中国人的民族理想:祈福、辟邪,更重要的是“团圆”。每年春节前蔚为壮观的民工返乡潮,不就是为三十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吗?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