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9日电 一段时间以来,济南求职市场频频出现一些怪事:一些求职大学生的简历等,被当做商品在一些单位及各类中介机构中买卖流通,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权益被损害。
据工人日报报道,前几天,山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张就频遭陌生男士“相亲”电话骚扰,而且对方连她的身高体重、出生年月、兴趣爱好等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心中害怕又一头雾水的小张,最终弄明白了这些人是从一个婚介所了解到自己的信息。在该婚介所,小张惊讶地发现了她2月22日在某大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上投出的求职简历。
学生求职简历怎么进了婚介所?一位婚介所负责人说:“我们这儿的大学生没假的,这些材料都是花钱向招聘会上的用人单位买的。”
据他讲,如今大学生求职简历在业内倒卖已经非常频繁,不仅兄弟单位之间可以免费资源共享,婚介、职介和其他用人单位也可以花钱购买。这些材料往往不止转手一次,他们买来用过后还会再卖出去,所以“不吃亏”。
求职简历真的就能这么轻易买到吗?据当地媒体一位记者说,前不久他曾在招聘会给20家企业打了电话,假称要购买部分学生简历,除5家单位坚决拒绝外,20多家单位对此都很热衷!
这些单位多不在意购买者是何身份,上来就直截了当地谈价钱,以求尽快脱手,以便捞回招聘会上的“进场费”。简历价格从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甚至还有两家称可以免费赠送。
自己的求职简历被随意买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反感和愤怒。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小林说,经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被企业当做商品随便买卖,实在让人寒心。
济南环周律师事务所苗成民律师认为,招聘单位转卖学生求职简历,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很可能对应聘者的就业前途造成一定影响,还有可能使他们蒙受经济损失,这属于严重的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