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6日电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3月5日,新任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在其驻地北京京丰宾馆对记者透露,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000亿美元。他随后就目前国内外汇收支形势及外汇管理方面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反驳“中国输出通缩论”
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对人民币会不会产生压力?郭树清认为,FDI的增长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有力佐证。
他说,中央银行买入了外汇,等于是投放了基础货币,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也就是扩大了国内的需求,也缓解了通货紧缩,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进口,国内的投资规模和消费规模的扩大,使我国今年出现了6年以来第一次逆差,对这一现象我们要继续观察。要注意到这对亚洲,尤其是对周边国家是有好处的,国际上不是流行“中国威胁论”吗?说什么通缩是中国输出的,过多占领外国市场,实际上去年中国扩大了进口,今年1月份进口更多了,像日本、韩国还有很多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都出现了顺差,我们是逆差,这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密切了,所以说,中国绝不构成威胁,而是创造着机遇。当然,如果出现持续的逆差,我们就将实施一定的宏观调控;国际收支要平衡,不能出现长期的逆差。其实现在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是逆差状态,但我们的服务和资本项目仍然是顺差状态,所以整个国际收支状况是平衡的,外汇储备还是在增长。
海外流通人民币300亿
对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日益成为硬通货的势头,郭树清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此持既支持又谨慎的态度,1993年出台的个人携带人民币出境的相关管理规定至今有效,但由于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用人民币结算成为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求边境贸易尽可能通过银行来结算,如果以现钞结算,也要通过银行来结汇,审核其真实的贸易背景。
郭树清透露,据推测,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流通规模达300亿元左右,这一规模在海外流通对加速人民币自由兑换具有促进作用,但还不足以产生根本推进的功能。
资本项目已部分可兑换
郭树清认为,实际上人们有种误解,以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是完全不可兑换的。事实上,在资本项目其实已有部分实现可兑换,按IMF分类办法,共有43项资本项目的交易。我们分析后发现,中国大概有45%左右资本项目交易实际上已经可兑换,或比较少限制的可兑换,比如,直接投资、外国人购买中国股票,中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海外投资、买卖国债等行为。而比较多的管制有30%多,真正严格的管制只有20%。
我们不买境外股票
郭树清表示,中国增加外汇储备时,第一考虑安全性,第二是流动性,第三才是盈利性,确保安全性,我们的投资不能有很大风险。我们主要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资信特别好的债券以及很少一部分公司债券,我们不在境外购买股票。
适当调整储备货币比重
郭树清说,随着世界货币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储备货币比重会调整,但调整会考虑许多因素,外汇储备美元仍将占较大比重。现在国际上结算以美元为主,所以我们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将占较大比重。我们对货币比例会在适当的时机作适当的调整,但不会很频繁。我们的储备规模很大,中央银行的功能也很强,在国际市场上,有义务和责任保持市场平稳。对记者提出的中国是否在去年购入大量欧元的问题时,郭树清表示无可奉告。
外汇储备不能借给企业
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比较充裕,可以考虑把一部分储备直接借给国内商业银行和企业使用。对此,郭树清认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如果借给国内商业银行和企业使用,这部分外汇就不能为国家随时可以使用,也就不能再算作国家的外汇储备。同时,企业对外借债属于商业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发放商业贷款的职责,从法律上说,也没有这种资质。另外,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使用基础货币而不是财政结余购买的,因此外汇储备不可以无偿划拨使用。
资本外逃已呈下降趋势
中国目前资本外逃的规模到底有多大?郭树清回答记者的这一提问时表示,由于资本外逃是一种地下经济活动,其规模是没有统计的,也是难以估计的。但有理由相信,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外逃应该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开正门、堵斜路。在严厉打击外汇非法交易、逃骗汇、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采取降低进口关税和减少非关税措施,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和放宽对外投资购汇限制,放松企业强制结汇要求,提供个人因私购汇标准等措施,从源头减弱了企业和个人规避管制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外汇收支形势保持良好,本外币利差逆转,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也大大弱化了资本原有的投机套利和非法套汇的动机。
郭树清还提醒人们关注,目前国内非法外汇交易萎缩,黑市买卖价格与银行挂牌价接近,有时甚至低于银行的现汇收购价。过去长期存在的旅游外汇流失和居民个人争购争持外汇的现象基本改变。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自1989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值,这意味着资本外逃现象得到缓解。这种态势虽然并非绝对不可逆转,但是很有可能预示着中国外汇收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