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一日电(记者 孙自法)“嫦娥奔月”、“寂寞嫦娥舒广袖”……每每皓月当空之际,中国人便容易对神话中的嫦娥仙女遐思不已。
中国国家航天局一日宣布,中国今年将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并极富诗意地取名曰“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将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绕”即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环绕月球飞行,利用星载先进仪器对月球的资源和能源分布及其特殊环境,进行全面的探测;“落”即降茖,是将月球探测器(月球车或探月机器人)发射至月球表面软着陆进行探测;“回”即返回,是将月球探测器发射至月球表面软着陆、采集月球样品,再返回地球。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称,今年开展月球探测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旨在推动实现“嫦娥”工程第一阶段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栾恩杰表示,中国航天能力目前已经具备了探月水平,国家航天局正按照“快、好、省”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嫦娥”工程的论证工作,部署全面突破月球探测关键技术的有关工作,以推动工程尽早立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介绍说,中国探月将选择“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平台研制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三者多次配合成功,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已建立起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统,为‘嫦娥’工程奠定了充分的技术、物质、人才和管理基础。”孙家栋认为,“嫦娥”工程国家立项后,探月卫星在远地轨道的控制、紫外遥感月球、接近月球时的减速“刹车”等月球探测关键技术难题,也将一步步得到解决。他对此充满信心。
“开发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是全世界的方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对月球资源、能源分布状况进行摸底,真正得到科学的数据然后科学地使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空间科学家欧阳自远指出,中国探月起步晚,必须在高起点上开展。
他说,完全实现“嫦娥”工程三个阶段的目标估计需十多年时间,目前关键要是做好第一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第二、第三阶段乃至今后的深空探测打下扎实的基础。
月球探测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正紧锣密鼓,“嫦娥”工程也初显端倪,中国约会“嫦娥”还有多远?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郭宝柱回答说,“嫦娥”工程立项后,三年内即可实现第一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