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1日下午1点27分,美籍华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在协和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协和医院A级二病房里袁先生病床的床头上还挂着两排醒目的贺年卡,其中一张写着“早日康复,寿比南山”的卡片是袁先生儿子袁伟承寄来的。病床边上的病历本详细记录着袁先生住院期间每天的病况。在病房里,还放着一张袁先生在病中与儿子袁伟承的大合影,照片上的袁先生笑得很灿烂。
袁家骝先生的侄子袁萌临回忆起袁先生生前状况时说:“2001年6月底,袁先生在天津参加一次海外华侨研讨会时,突发心脏病住院。同年7月13日转院到北京协和医院。自从他住进协和医院以来,神志一直很清醒,能拄着拐杖走路。2月6日,他因为心肌梗塞和脑血栓两种病情加重,被送进加强病房抢救,抢救期间,医生还发现袁先生肺部和血液受到感染。2月8日晚,袁先生的儿子袁伟承从美国赶回来看望病重的父亲。没想到,5天后,袁先生就因抢救无效病逝了。”提起袁先生对自己的影响,袁萌临抽噎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纸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对袁先生的简单总结:“对人:慈祥,仁爱;性格:文质儒雅;科学成就:热爱世界,注重世界核能技术物理研究。”
传奇的经历
袁先生1912年4月5日生于河南省。他的祖父是袁世凯。3岁时祖父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寄人篱下。
袁先生小时候天资聪颖,13岁入天津教会学校就读。1930年,他入燕京大学,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谢玉铭。在校期间,他对刚刚发明的无线电发报技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与有着同样爱好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共同研讨无线电技艺。1936年,经司徒雷登引荐,袁先生踏上了只身闯美国的旅程。他带着仅有的40美元,乘坐三等舱,在近20天的航程中,只靠充满腥臭味的咸鱼果腹,连一元一碗的稀饭也舍不得吃。到达目的地时,他体重下降了十几斤,身上只剩下25美元。
他就读的第一所学校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这儿聚集着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他靠助学金读完了第一学期的课程。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美国加深了对亚洲人特别是对中国人的歧视,他的助学金被取消了。为了继续学业,他试着给加州理工学院寄了一份入学申请。很快,院长密立肯教授亲自回了信,欢迎他到该校学习。密立肯曾因测出电子的带电荷量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位大科学家的惜才之举成就了未来的物理学大师。此后5年,袁先生靠奖学金和兼作助教继续学业,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期间,志同道合来自江苏的吴健雄给他的爱情力量也是他的一大精神支柱。1942年5月30日二人在密立肯院长家中举行了婚礼。共同生活的55年中,他们无论在事业上或精神上都已融为不可分离的一体。(吴健雄女士被誉为原子物理学皇后以及“中国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首颗原子弹研制人员中惟一的女性。)
卓越的成就
1942年,美国作为同盟国参加了二战。袁先生受命到美国RCA公司从事国防军事设施连波雷达的研制工作,这种雷达的研制成功使飞机的飞行高度及飞机间的距离可以自动控制。战后被应用于民间,大大增强了民航飞机与轮船的安全系数。
二战后,袁先生先后在美国国家科学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长期从事基础物理研究,在“中子的来源”、“高能质子加速器”、“共振物理学”等领域,都有新发现和新成就。1959年以来,他曾获全美华人协会杰出成就奖、驻美工程师协会科学成就奖。他曾受邀担任法国、前苏联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核物理、高能物理研究机构与大学的访问教授,他先后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袁先生长期身在海外,但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1981年,双双身为台湾“中研院”院士的袁先生夫妇向台湾提出筹建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建议。这种加速器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科研领域,对科学和技术有极大价值,被称为“科学神灯”。从1981年起的12年间,在他们夫妻的全程参与下,同步辐射加速器于1993年10月16日正式启用。这一成果使中国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与美国、欧洲在世界鼎足而三、在亚洲第一的地位。在这期间,他们还频繁往来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关怀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研制计划,并促成了南京大学等4所高校的学者赴台进行同步辐射加速器的研制与使用的学术交流与访问。
生前的心愿
长期工作在袁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袁先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据医护人员介绍,袁先生住院期间只能在护士指导下休养,但他非常喜欢看书。一次,他看书时,被护士发现了,好心的护士阻止他时,他因为不能畅快地看书而发起脾气,将书扔到了地上。
病重期间,袁先生有个心愿,他一直念叨着要回河南项城市老家看看。
长期工作在袁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袁先生和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夫人吴健雄非常恩爱,二人的爱情故事在物理界脍炙人口。袁先生生前的其他4个心愿都与夫人有关。他特别关注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基金会和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因为他对这两个基金会付出了很大心血,袁先生一生非常节俭,他把所有的积蓄都花费在了两个基金会里。他每年都要请国际著名科学家包括诺贝尔获得者来中国讲座,躺在病床上时,他仍念念不忘今年该请哪位科学家前来演讲。另外,他一直惦记着南京的吴健雄纪念馆,那是为纪念他夫人吴健雄而创建的。纪念馆有很多科研资料,他把一生的研究、书籍、论文都陈列在里面,希望这些物理资料能给国内年轻的科学家带来帮助。
他同时关注着江苏省明德学校下一代的成长,明德学校是吴健雄的父亲创办的,他们夫妇俩为该校先后几次投资。据袁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谈起明德学校,袁先生总说,科学家应该从小抓起。而据袁先生家人透露,袁先生将和夫人一起被安葬在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的明德学校。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赵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