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8日电 去年初冬,来自北方的一场沙尘暴裹挟着新疆、内蒙古、黄土高原等地区的沙尘从西向东一路横扫,经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到达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所到之处天昏地暗,一片狼藉。
据科学时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早在4天前就模拟了这场沙尘暴的全过程。
在该所,透过一套可视系统“神奇的眼睛”可看到起沙与输送的全过程。2002年11月7日3时,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陕西南部形成了两大沙源地;6时,沙尘扩大到整个南疆地区和黄土高原西部……每隔3小时一次的预报至10日24时结束,此时沙尘已经覆盖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模拟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当吻合。
这套系统称为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所谓“网格”是指研究中把一个区域按一定尺度分为正方形的格子;由于关心程度的不同,有的地方用粗网格,有的地方用细网格,它们叠加在一起就是嵌套网格。通过这套系统,人们可以提前4天了解诸如起沙源地、起沙强度、颗粒大小、输送路线、成分变化等沙尘暴的详细状况,当然还有沙尘运动的各个时间。由于以往只能通过卫星图像识别沙尘暴的活动状况,所以预报的提前量一般在1天之内;而这套系统可以为政府部门和普通百姓争取更多的时间防范沙尘暴。
这套系统何以能做到“未卜先知”呢?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这主要得益于长期的起沙机制和长距离输送研究。决定起沙的条件,一是沙的地理分布,这和时间的关系不大,再有就是当地的气象条件。风、温度、天气背景(比如冷锋过境)和雪的覆盖程度是气象模式最重要的因子。气象模式可以提前4至5天计算出当地的气象状况,再根据起沙机制判断诸如起不起沙,什么地方起沙,多大强度等问题。计算的结果将进入输送模式,进一步算出沙尘的输送路线、到达时间等等,这样就可以提前知道沙尘何时到达何地,并且可以清楚地从可视系统中看出。
报道称,现在,这套系统行将进入沙尘预报的业务领域,并很可能成为未来沙尘预报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