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这样起死回生 揭秘赵本山《心病》出台历程
2003年01月30日 07:20
中新网1月30日电 “这回好了,昨天凌晨我们得到中央电视台领导的最新批示:非常满意,不用修改了。”昨天中午11点40分,当记者走进住在北京影视之家的赵本山的房间时,还没等记者开口,他就兴奋地说。当记者向他表示祝贺时,本山却玩了一把幽默,“不到最后不能说百分之百呀,我还是有点担心呀。”为了等央视领导的意见,昨天他们五点多钟才睡觉,但是从本山充满笑容的脸上却看不出一点倦意。
现场:通过了也要忙排练
为了表示庆祝,在北京的“赵家军”中午一起到外面吃的饭。下午2点,几个人再次聚到了赵本山的房间。“大明白,你就折腾吧,这几年春节晚会我都被你折腾出神经衰弱了,来吧,抓紧练吧。”一进房间,高秀敏就故意对赵本山发牢骚。“我说大姐呀,你看你家的老何多扛造,人家几天没睡觉不也没说什么吗?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范伟的幽默逗得几个人哈哈大笑。玩笑开完了,一进入排练,每个人都迅速进入了状态。眼前的《心病》在结构上和《村里有个大明白》虽然相差无几,但是前半部分的情节已经是面目全非了。虽然只是排练,但是三人幽默的语言,娴熟的表演,已经让记者开怀大笑了。“虽然已经通过了,但是这也是老习惯了,练一次就能更熟一点。”听着本山的话,记者仿佛看到了《心病》在春节晚会上的火爆场面。
历程:为什么三易其名叫《心病》
从《思想工作》到《村里有个大明白》到《心病》,赵本山的小品三易其名,是为了突出小品的神秘感吗?“不是的,改名字是为了突出小品的主题。”范伟解释说,首先这是个讽刺小品,最初本山将主人公设计成“村长”,但是一方面觉得寓意不深刻,一方面担心讽刺对象敏感,所以改成了《村里有个大明白》,“‘大明白’是这样的人——平时感觉良好,给别人挑毛病时侃侃而谈,但是等到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后又无法承受了,而且担心别人发现并指出他的缺点,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这也是人的一个心病。”为了表现这种现象,在回沈阳的几天里,赵本山等人重新设计人物——3个人都有“大明白”这种心病,于是名字自然而然地改为《心病》。为了增加情节的戏剧性,在28日上午的排练中,范伟建议使用一种“大明白”所谓的保护心脏用的“热宝”,心脏不好的“老面”(范伟饰)先用,当妻子听到“老面”讲述自己的婚外恋时,心脏病也犯了,一下子抢过了“热宝”;当“大明白”听到“老面”要将150万元钱送给他时,因为心脏承受不了如此的兴奋,也去抢“热宝”。“其实,“热宝”是一种病的符号,谁拿着它就说明谁有心病。”
和晚会剧组的理解不同
春节晚会剧组对《村里有个大明白》的理解和赵本山的理解不一样,“我们是在借金钱说明一种很深刻的主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钱,但是他们理解成人应该怎么对待金钱的问题,他们的串联词都是‘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金钱呢,可千万不能像大明白他们三人呀。’感悟的东西不同,提出的意见也不同。”但是赵本山表示,春节晚会导演组的意见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比如原来“大明白”有大段的很严肃的台词,这样就没有太多的笑料;另外他们说前面的铺垫太少,也是对的,他们针对这两方面都进行了修改。春节晚会某演员说,作为晚会的导演应该从政治、政策上多把关,在小品的技巧上不要提的太多太细,因为赵本山等人从事小品创作与表演多年,可以说是专家了,他们知道应该从哪方面提高,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赵本山严谨的艺术态度。
在沈阳四次修改剧本
虽然回沈阳仅仅四天,但是赵本山对于前半部分剧本却修改了四遍。“大家在一起讲故事,这个故事好了,就让何老师写出来。”范伟说,几个人说了四个好故事,何庆魁写了四遍,其中有一个故事竟然在三人间搞起四角恋爱——当大明白说病时,老面发现他和自己的妻子竟然是情人关系,而这时大明白也发现老面和自己的妻子关系很暧昧。“故事挺有意思,但是我们觉得它冲淡了小品的主题,所以否决了。”
揭秘:赵本山磨难之谜
过去的几年里握有春节晚会“免死金牌”的赵本山为什么在今年的审查中却遭遇否定呢?原来——
中央领导要求对赵本山高标准、严要求
元旦前,中央领导到中央电视台视察,和央视的领导谈到羊年春节晚会时特意提到了赵本山的小品,提到了“铁三角”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他说,赵本山的小品来源于生活,非常贴近老百姓,不但普通老百姓喜欢,他自己也很喜欢,他家里就有赵本山小品专辑的影碟,所以他要求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导演组一定要对赵本山的小品高标准、严要求,让赵本山在羊年也要拿出像《卖拐》似的精品节目,成为羊年春节晚会的拳头节目。
央视视赵本山的小品为“会宝”
春节晚会剧组某人士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春节晚会上,“二赵一陈”(即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的小品争相开放,加上潘长江、蔡明、黄宏等时有精彩小品出台,所以当时语言类节目是精彩不断,但是赵丽蓉去世后,巩汉林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陈佩斯因为“官司事件”彻底与春节晚会说再见了,几年来,央视春节晚会的小品就剩下赵本山苦苦支撑了。因为今年巩汉林、潘长江等人早早就退出了竞争,所以,春节晚会导演组认为,如果说以前的小品还存在一定的竞争,谁的节目好谁就上,观众喜欢谁的节目谁就能获得一等奖,但是今年的形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央视视赵本山的小品为“会宝”,所以在赵本山面前只有一条路——必须要拿出一个叫得响的节目,这个节目必须是领导和观众都满意的。该人士透露,因为导演组肩上的压力重重,所以在审查赵本山等人的小品时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身原因:制作《刘老根新传》分心了
从12月2日在沈阳举行完关机仪式后,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人就一直在忙《刘老根新传》的后期制作。“本山是个特别要强的人,《刘老根》的导演在署名上是他和央视的导演,其实大部分都是本山独立完成的,但是外界不知道这些,就说《刘老根》受欢迎那是央视导演导的好,所以,本山是憋着一股劲儿来做《新传》的,很多时候都是事必躬亲。”老搭档范伟如是说。“当时的时间的确太紧,实事求是地说《刘老根新传》的确让我分心了。”赵本山透露,小品的剧本在本月5日才最终完成,排练了3天,8日晚上,他们就按照春节晚会剧组的要求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很重要的演出,“当时对节目很生疏,因为生疏,小品的精彩、结构等都没有表演出来,所以,晚会导演组就立即觉得这个节目不行,要求或者进行大的修改或者换剧本。”
释疑:不是叫板,不是要挟
因为在《刘老根新传》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实话实说和23日的回沈阳,关于赵本山的各种报道便纷至沓来了,有说他公然向央视叫板的,有说他要挟央视的,事实如何呢?
我不是向央视叫板
“演员需要在一种很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创作表演,而且这么多年我的节目只是微调,或者加个动作,或者修改一句话,像今年冷不丁这么多意见,把50%多的东西一下子全否定了,我有点找不到感觉了。”从8日晚上起,赵本山就开始着急了,整宿整宿地不睡觉,修改剧本,找感觉,他这一折腾不要紧,金越、张小海也过来陪着,大家都不睡觉了,讨论,出主意。“总导演等人连续几天陪着改剧本,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绝对是为我好,但是这个气氛太紧张了,我知道央视领导、晚会剧组都很急,他们这么一关心,反而让我更着急了。”让赵本山更焦急的是,20日第一次彩排结束后,他们在21日早上8点接到剧组通知——不满意,必须改,改不好就换剧本,而且当时剧组还给送来了由宫凯波写的《身世之谜》。赵本山看了《身世之谜》后,觉得它的底子还不如《村里有个大明白》,所以,不同意换剧本,“还有9天就直播了,换剧本怎么来得急呢?导演和剧组都是好意的,但是我的压力却是无形的,于是在23日下午借着《刘老根新传》多说了几句。”赵本山表示,这主要是情绪的一种宣泄,但绝对不是像某些媒体所报道的“赵本山向央视叫板”。“从来没有过的压力都要让我崩溃了,外界的传言又那么多,我需要跟大家说一说,表明我的观点,这到一些媒体上怎么就成了向央视叫板了呢?”赵本山表示,23日说完那些话后心里舒服多了。
回沈阳是放松,不是要挟央视
23日晚上,回到沈阳的赵本山除了参加一场演出之外,就足不出户地和“铁三角”一起讨论本子。“其实,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回家呆几天,以前是陪陪妻子和孩子,今年就多了一层含义——远离春节晚会,减少心理压力,彻底放松,寻找在剧组找不到的感觉。”家乡的亲切,家庭的温馨,瞬间就让赵本山找到久违的感觉,灵感喷涌而出,“后6分钟基本上没变,前6分钟大部分都推翻了,与在辽宁演的有了很大的变化。”让赵本山意想不到的是,他回沈阳放松、寻找灵感,却被某些媒体误会成耍大牌,以此要挟央视。“这种推测根本就没有道理,是春节晚会捧红了我,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而且我有这个自知之明,我就是个个体户,有什么资本要挟央视呢。”本山的语气很平和,没有一点气愤,因为“对于这种误会我已经习惯了”。
总结:这次是个教训
让赵本山差点崩溃的羊年春节晚会的确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铁三角”还专门为此讨论过。“如果今年再拍戏的话,就将戏尽量往前赶,在11月底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然后全力以赴备战春节晚会的小品。”范伟提议,借鉴本报去年策划的“我为本山们出点子”的活动,在每年的8月份就请一些有识之士,组成一个创作团体,为电视剧和春节晚会的小品出谋划策,“人多力量大啊,一旦我们确定了一个点子后,马上组织作者进行创作,那样就会事半功倍了。” (来源:北国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