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0日电 昨日据陕西有关部门透露,在陕西周原遗址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周人“甲骨文”,并取得释读诸多周人文化谜底的突破性进展。
据西安晚报报道,本次发掘中最让专家震惊的是,在清理考古填土时,意外发现了周原“甲骨文”,时间为2002年12月13日,出土地点距地表约2米,与大量陶片、兽骨拌出。该片甲骨于牛肩胛骨之上。初步释读后共有6行字,其体例为卦符与记事相间,即一行卦符,一行占卜内容,共有38字左右。具体内容尚待进一步考证与释读。专家们介绍说,本次发掘的珍贵手掌大小的甲骨文片,与曾经发现的指甲盖大的微雕甲骨文不同。它是将牛的肩胛骨骨臼和中脊部分锯割,使骨壁边薄;然后在整修过的的骨面上钻直径约1.5厘米的圆窝,在窝底靠外一侧凿一横槽,这样之后再进行烧灼,“兆纹”便出现在背面。
据参与此次发掘的孙周勇介绍,在扶风大型西周建筑基址内发现带有绳纹的瓦片,并出土了3个精美的玉蝉,为探索当时社会礼制提供了重要资料。基址内还发现了“周原第一个经过正式考古发掘出”的水井,距地表为31米,井内出土了双耳罐、缸,为了解周代水井结构、水器形制及相关水文资料提供了难得的证据。在岐山,发现了代表“先周文化遗存”的连裆鬲、盆、豆、折肩罐等器物,这些出土物中伴有代表“姜戎文化”的高领袋足鬲,突破性地说明周原地区聚族部落的复杂性。在此还发现了一处制造石器的作坊遗址,出土铜器10件、玉器若干件,石料坑10余个。加工石料工具包括磨石、石料夹石、钻空工具、打磨孔隙工具等,初步解开了3000多年前周人制作石器的情形。
孙周勇说,在考古发掘的同时专家们还吃惊地发现,《诗经》中的诸多地名都能在当今周原村名上得以确认,比如武功县“代”,岐山县的“公留”,“召陈”,扶风县的“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