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州出版社负责人近日证实:被海内外无数“金迷”关注并揣测达数年之久的新版金庸全集,肯定将在本月下旬“出世”。但是,这套“新版金庸”,并非如人们想像中那样———15部金庸小说悉数“动手术”、集体“整了容”,其中称得上改写修订完毕的“改定本”,暂时只有《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至于其他作品的改写修订,这位负责人透露,“都在金庸先生的工作日程表上”,“‘新版’将采取边改边出的方式陆续推出”。
金庸在前两年突然宣布“悔其少作”、将提笔改写作品,消息在“金迷”中引发强烈反响。这一切,无非是缘于半个多世纪来金庸作品于华人世界中所占据的“经典地位”。
金庸自1955年构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始即“名动江湖”,至1972年写完《越女剑》后封笔,几十年间,其作品再版多次,流传广泛。内地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是:金庸图书各种正版版本的销售以数百万册计,堪称新中国以来最畅销图书之一;而各类盗版、盗印金庸著作也有20多个版本。据其原著翻拍成的影视作品,更是举不胜举。“金迷”对改写一举意见相左,但金庸本人却在多种场合流露了对原作的不甚满意,理由是当年写作时“一心多用”———办报、写社评、写连载,导致作品屡有破绽。因此,金庸多次表示,改写势在必行,但这是最后一次,新版将是“改定本”。
此次的“新版金庸”,广州出版社负责人强调,应谓之“广州版金庸作品集”。众所周知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以及个别出版社的“评点本金庸”,其版权合约均在2001年底前就已陆续到期。随着金庸将其作品简体字版版权以“专有使用”方式转让广州出版社,意味着金庸作品内地出版机构惟广州出版社“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但该人士不肯透露得到版权所付出的代价,谓之“商业秘密”,只透露,金庸属意广州出版社的原因是,“粤港交流频繁,地域接近,彼此沟通方便”。
尽管将与广大挑剔的“金迷”见面的还不是全套“改定本”,但广州社负责人却称“广州版金庸”呈现出三“新”:内容新、包装设计新、商业运作新。
据称,金庸将此次改写视为其一生的“名山事业”,花了大力气(部分改动处,详见“相关链接”)。广州出版社负责人认为:“改写实际上是金庸创作的一次再提高!”
设计上,“广州版”从封面、内文版式、扉页环衬到包装箱,都来了个全新包装,比如包装箱由原先“三联版”的普通纸板箱改为彩色印制,作品封面经过金庸本人认可,被认为“与内在风格紧密相联”。
对“新版金庸”的商业运作,广州出版社可谓殚精竭虑,除与香港方面于近日联手刊登“版权联合声明”外,整个印刷环节均与制作厂家签订严密的合同,同时引入最新数码防伪技术。出版社还设立专项资金,重奖举报盗版、盗印或销售盗版的举报人。事实上,刚结束的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已有部分样书悄悄“探路”,但出于对盗版的忌惮,不敢大张旗鼓。该社人士称,“新版金庸”力争全国各地同步上市,最起码,要在广州、北京同一天上市,“怕盗版商有机可乘!”而广州市版权局也已将“广州版金庸”列入重点版权保护产品,并向国家反盗版联盟申报。
不过,“新版金庸”抢在春节前上市这一消息之所以格外让“金迷”兴奋和期待,还有另一深层的原由———“新版金庸”,实际上是近期逐步升温的“金庸热”中新添的一把火。
很多人注意到,在港台卖了几十年版权的“金大侠”,近年来在内地掀起了又一股“金剧”高潮。在央视《笑傲江湖》引来嘲骂无数的同时,不耽误其收视率高高在上;内地版第二部金庸剧《侠客行》2001年末在南方6城市首播,创下当地最高收视率;展示金庸早期锐气和批判精神的《连城诀》,摇身成为29集电视剧并于2002年最后一天在京开机;本月底,最能体现大侠境界的《天龙八部》号称要杀青;《神雕侠侣》被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买断内地电视改编权;眼下,“港版金剧”《屠龙刀》、《倚天剑》,正在多个地方台“上星”轮番热播;而春节一到,三部经过多番炒作投资巨大的“内地版金剧”《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即将占据春节档期来一番“华山论剑”……
正当“金大侠”的身影在荧屏“翻飞”不停之际,“新版金庸”图书又摩拳擦掌准备扮演“半路上的程咬金”。很多人将从影视圈到出版界这股一浪高过一浪的“金庸热”,戏称为“金庸武侠大打‘内战’”———但也有人则不免浮想联翩:“新版金庸”图书此番借力上市,究竟是有意无意?(陈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