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低龄留学好不好?社会各界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2003年01月14日 15:14

  中新网1月14日电 近年来,出国留学出现低龄化趋势,对此人们褒贬不一。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低龄留学到底好不好?中国部分留学中介机构人士和一些学生家长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家长赞同的原因

  汪先生表示,年龄小出国正是学习外语的好时机,在语言上占优势。青岛市东海路辛女士:可避开国内应试教育的弊端,发挥孩子更大的潜能。

  而李先生认为,孩子大了就应出去锻炼,自己原来没条件,现在有了经济条件,应该支持孩子闯一闯。小孩子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较快接受所在国家的思维方式。

  ——家长担忧的原因

  有家长表示,认识到低龄出国有很多让人不放心之处:一、人身安全;二、影响父母和子女的感情;三、生活不能自理;四、语言学习有障碍,甚至厌学;五、与人不好沟通,甚至形成孤僻性格;六、花钱如流水、相互攀比,易受不良影响而堕落,甚至出现赌博、同居与堕胎、吸毒、性病等问题。

  ——业内人士谈弊端

  中国某留学机构一位负责人认为,低龄出国留学有3方面弊端。

  第一,青少年的生活观、自立能力、自控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影响,出现一些问题。如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被坏人引诱吸毒、赌博、同居。结果家长花费大量金钱,孩子们反而染上恶习。

  第二,中国人应在国内熟悉和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后,再到西方国家学习,这样会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发展全面、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独立探求知识的国际化人才。

  第三,学生留学应在高中毕业后,接受了良好的中国基础教育,再到西方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才能把中国基础教育和西方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大,心理比较成熟,自立能力也比较强。

  另一位留学机构负责人认为,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低龄儿童出国大都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符合国家法规,不应提倡。另外,低龄留学含母子陪读是不可取的。以中国和新加坡为例,两国教育体制有差异。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而我国的学生一般从四、五年级开始学英语,孩子在新加坡一般要从低1-2年的年级开始上学,多花不少钱。

  一位学生家长认为,东西方教育体系差别很大,价值观、世界观均不同。在中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特别是高考之前,学生很少同社会接触,自立能力差。在国外的环境下,如果老师不管,家长不能陪读,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还是未知数。即使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能陪读,也只能在校外陪伴,在校内发生的事情父母很难帮助孩子处理。因此,低龄留学不应提倡。学生出国一定要有一个缓冲阶段,高中毕业后学习一年语言,以适应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要盲目走出去。这样,孩子到了异国他乡就能较容易融入当地生活。

  ——个案说明低龄出国不好

  高女士离婚后带着孩子,家境不是很好,有启动资金8万-10万元。为使孩子受良好教育,把孩子送了出去,高女士陪读打工。打工较困难,钟点工更难,收入刚够母子两人的生活费。公立大学学费少,但是英语要求高。孩子外语不好,只能先读私立学校。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教育费用不断增加,入不敷出。时间一长,只有尽快回国了。

  吴女士家庭较殷实,其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孩子在学校学习较吃力,吴女士便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自己陪读,先生每月寄钱过来。一年后,先生的公司效益滑坡,停止了经济供给。吴女士干不了钟点工的活,最后带着孩子回到了青岛。

  黄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孩子学习不太好,看到有家公司办理出国母子陪读项目,就把孩子和妻子办了出去。夫妻分居时间一长,弊端暴露无遗,带给双方和孩子很多痛苦。黄先生申请出国,未被批准,一家人处在彷徨之中……

  报道称,低龄孩子出国的弊端显而易见。

  


 
编辑:赵建

相关报道:北京对外汉语教育年收入9亿元 留学生30万人 (2003-01-13 14:59:44)
          公派留学人员身份怎样界定?有关部门作出解释 (2003-01-10 14:48:43)
          深圳2月实施引进留学人才新办法 可享五大优惠 (2003-01-10 10:22:19)
          公派留学今年选3000人 粤主管部门公布申请条件 (2003-01-02 09:16:4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