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历史上的干旱高温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这是海南古代的一条民谚,今天看来依然不差。
海南岛气候宜人,有得天独厚的一面,但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全岛中部高山隆起,造成了气候的地区性差异,东湿西干;年平均气温南比北高,但极端高温却出现北部;四季不分明,旱季和雨季又十分分明。
本期海南周刊从一热一冷两个层面,针对海南岛历史有记载以来的干旱少雨和低温多雨现象,剖析海南这些极端气候的成因。
近两个月,海南岛不同地区的人们纷纷在微信上比哪里更热。三亚市民说:“半年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这接连停水、停电的日子怎么过?”但海口市民一看天气预报,便反驳:“三亚温度还没有海口高,我们每天上午、中午户外如烤!”西部地区如东方的市民更是不服:“你们哪有我们热,我们经常刮焚风!”
那么,现在的海南算不算极端天气?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解释,自2014年夏季以来,赤道中太平洋表面的海温较常年偏高,此状态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这一年来,海温异常分布,抑制了西太平洋(南海)上空的对流发展,致使海南岛上空的降水减少。5月,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亚5市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其中三亚降水量仅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多。
吴胜安认为,这种高温天气是因为我省海洋大气异常,而导致海洋大气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加强。
6月5日,来自省三防办的消息称,持续高温目前已造成我省昌江、三亚、陵水、白沙、保亭和儋州等多个市县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水库干涸、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据省三防办对目前全省干旱面积的统计显示,我省干旱程度虽未至严重干旱级别,但未来一个月时间内若无大范围降雨,旱情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在海南,“高温”与“干旱”就像一对手足兄弟。作为危害程度仅次于热带气旋的海南主要气象灾害,本季的干旱被称为气象干旱(其它干旱类型有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干旱)。而干旱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洪涝。
“在海南,少雨或无雨,若再加上干热风、高温、热浪的共同作用,旱情将更加严重。”吴胜安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海南的旱季,属气候性干旱即使是雨季,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也时常发生夏旱或秋旱,一些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海南省的干旱一般分为春旱(2-5月)、夏旱(6-8月)、秋旱(9-11月)、冬旱(12月至次年1月)和连年旱。
稼如火烧
饿殍遍野
“干旱在海南出现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平均每1.3年发生一次,即使在雨季,也经常因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夏旱或者秋旱,有的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曾参与编制《海南省气象志》的陈明说。
查阅史料,海南历史上干旱时间最长的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至道光四年七八月,“久遭旱灾,小熟失收,杂粮亦绝收。蝗虫漫天遍野,所过禾表一空,饿殍载道,民多流亡,卖男女渡海者以万计。”
但海南最早记录的旱灾发生在唐永贞元年(805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琼山辜玑拨迁琼州,任军民指挥,因田禾伤旱,劝民凿井导泉灌溉”。
此后是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光绪《临高县志》记载,“绍兴己巳大旱,井泉尽涸,斗米钱千”。省三防办编制的《海南省千年自然灾害史料集》收录,从1149年至1949年,共有125年出现过大旱。其中,出现饥死、饿死,或浮肿死的年份有14次。
如清顺治九年(1652年),澄迈县“二、三月岁大饥,斗米价腾三两,草根木实无不掘尽,竹实每升一钱六分,饥殍遍野,积尸堆骨”。又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万宁“受旱八万多亩,稼如火烧,两造失收,乞讨四起,全县饿死4万多人;屯昌7个月没下过透土雨,因缺粮缺盐,上万人患水肿病”。
旱灾流传在民间的记忆里,变成了各种俗语,“壬寅癸卯,火烧稻”指清光绪二十八、二十九年(1902、1903年)连续两年大旱;“室家相弃散,求生者道途相望”指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感恩大旱;清同治九年(1869年)文昌“土裂井枯,赤地千里”。
历史上,海南每次大旱轻者粮食减产,重者人畜饮水困难。粮价暴涨,老百姓就吃笋、草木根、槟榔芯,采野菜。如果又碰上蝗虫、瘟疫,更是苦不堪言。有时,天灾还要加上人祸,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屯昌全县大旱时,日本侵略者强迫百姓做苦工,饿死病死六千多人。
河水断流
定量供水
1977年出现的大旱是海南解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干旱。
如果说古代的气候灾害只能用文字进行描述,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技术的增强,许多气候资料就可以用数据来说话了。已退休的海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林熙介绍,海南岛唯有海口资料年代较长,到1958年,全省各市县气象站才建立。
吴胜安调出的资料显示,从1975年的11月起持续大旱至1977年底,长达两年多。“各地雨量普遍减少3~6成,全岛有9成江河断流,南渡江、昌化江出现了历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有8成以上的山塘水库干涸,120万农村人口及牲畜饮水困难,部分地区组织交通工具到边远地方拉水,按人口定量供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
吴胜安统计了解放后的几次大旱。1968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海南岛12个市县相继发生春夏旱或夏旱,连续旱日期30-76天。1969年4-1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8%,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47%。1969年12月-1970年2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63%。1977年5月-1978年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4%,1000多宗山塘水库干涸或水位在死库容以下。1979年12月-1980年4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9%,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76%。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海南岛遭受持续8个月的大旱,造成近500条河流断流。1984年1月-3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33%,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84%。1983年11月至1984年8月,全岛19个市县普遍发生旱灾。1987年8月-10月,全岛11个市县秋冬春连旱,8个市县连续旱日超过150天。1988年1月至10月,海南出现全省性干旱,全省超过900条河溪断流,7900眼水井干涸,700多个小型水库干涸,14个中型水库水位降到死水位以下,最大的松涛水库也接近死水位,近5500个村庄百多万人饮水困难。
建省后的最大一次旱灾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8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90%。吴胜安解释,2004年海南经历了“无热带气旋影响年”,从9月至2005年7月,出现继1977年全岛性大旱之后的又一次全省性大范围的四季连旱。
人工来“增雨”
台风是“喜雨”
近50年来,影响海南岛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出现在1976年11月至1978年4月的连年旱,连续干旱时间长达一年半。
这一次,比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1943年还长6个多月,旱情十分严重,各地雨量普遍偏少6成或6成以上,全岛有9成的江河断流,最大的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出现历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8成以上的山塘水库干涸,全岛120万农村人口及牲畜饮水相当困难,部分社队组织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牛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到边远的地方运水,按人口定量配给。全年农作物受旱占种植面积的43%,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流量同比减少七八成,严重的干旱,造成水电站发电量下降,严重地影响工农业用电。
2004年的旱灾,亦是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旱,牲畜饮水困难,到2005年3月,已经64条中小河流断流,有10座中型水库的蓄水位已经降到死水位以下,其中文昌市的湖山水库已经干涸,1000多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已经发生干涸,近150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文昌、琼海、万宁、乐东、昌江、三亚6个市县的13个乡镇甚至发生海水倒灌,造成213个村庄2.7万人饮水困难,2.65万亩水田因水源咸化无法灌溉。
新中国出现旱灾,海南岛没有死人,气象工作者专研“人工增雨”之法,促使水务工作者努力修水库蓄水。
“人工增雨,也是要有云才能实施。”林熙说,过去,大家守候很久等到天空出现了云,就用三七炮向云中打碘化银,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形成降水。或者开飞机,靠近云撒播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催化剂。
“开飞机去人工降雨还是很危险的。”林熙回忆,但三七炮不能移动,因此许多人工降雨都不成功。
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何媛介绍,2014年7月,该中心在乐东县猕猴山、东方市玉龙山、五指山毛阳镇和昌江县霸王岭中西部山区安装了4台地基人工增雨远程遥控暖云催化剂发生器,简称“烟炉”。烟炉作业成本低、指挥环节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业,有效弥补了火箭增雨作业的局限性,提升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和覆盖率。
2015年3月,在海口、琼海市政府资助下,我省再引进了2套使用GPS定位的全自动车载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不过人工增雨毕竟力量有限,往往最终缓解旱情的,还是台风。此时台风季节到来,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接它,甚至称其为“喜雨”。公式
海南干旱六年一遇
海南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吴胜安认为,根据灾害性气候事件的定义和海南干旱发生的实际,长时期干旱的指标是:海南干旱区划中干旱最严重的区域(昌江、东方、乐东、三亚和陵水5个市县)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大于-1.0(SPI≤-1.0,即达中旱阈值),且持续3个月,其中有1月值不大于-1.5(即达重旱阈值)。12月的值根据具体情形(因为须持续3个月才能算过程),可算在当年,亦可算在次年。
根据该指标进行排查,1966年至2012年长时期的干旱过程有8次(见下表)。平均来看,这些长时期的干旱过程出现的频率接近是6年1遇,低于强台风和致洪暴雨。这与海南的热带湿润气候是相一致的。(刘贡)
海南酷暑为何不算极端天气
这段时间的海南岛虽然酷暑难耐,但比起“火炉”之说,还有一定距离。
海南有历史记录的最高温是20年前测得的41.1℃,但也仅此一次,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此,哪怕当下海南的酷暑天数较多,但仍算不上“极端天气”。
当近日琼北在忍受连续高温超过20天,琼南部分市县受干旱煎熬,一些市民认为酷暑已致“极端天气”。但翻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高温甚至不在海南的气象灾害之列。
40℃罕见
海南称不上“火炉”
海南省气象专家们以批驳去年某网站发布内地“四大火炉”(福州、重庆、杭州、海口)“新排名”为例,解释海南为何不是“火炉”。
“我记得最高温是1994年5月3日,澄迈41.1℃。”已退休的海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林熙把数字都记在了脑子里,“过去条件没现在好,温度的测量是放进百叶箱中,人工每天三次观测。现在无论从密度还是精确度,设备、技术都提高了,依然不多见超过40.0℃。”
出版于2008年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海南高温区域位于北部、西北部内陆的澄迈——儋州——昌江一线,以及南部内陆的保亭。除了上述最高纪录,海口在1933年5月2日达到40.5℃为次高,此后依次是儋州1985年4月24日的40.0℃,昌江、定安分别于1988年3月15日和1977年5月18日的39.9℃。
由于海南岛四面环海,受海风调节,极端最高温度的出现机会不多且短促,全省35℃以上的高温日比我国大陆内地少得多,中部山区有很多地方还终年离不开棉被。40.0℃的高温酷暑更是罕见,许多地区从没有出现过。
海南省气候中心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吴慧认为,海南夏季虽然长,但与内地相比,酷热少,所以谈不上“火炉”。
既然酷暑不是灾害,那么总体高温多雨的海南,为何会形成干旱灾害?
高温增加蒸发
蒸发加速干旱
省气象局统计,今年5月下旬,受西南气流影响,海南岛全岛晴间多云,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五指山以北地区午后出现雷阵雨。旬最高气温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为37~39℃,其中29日昌江达到39.7℃,东部和南部地区为35~37℃。旬降水量北部地区达到100mm以上,中部和东部地区为10~50mm,南部和西部地区为零降水。旬降水距平东北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5成,南部和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少9成以上。
换言之,琼北、琼东降水超过往年,琼南和琼西略有减少。
我省6月1日气象干旱指数显示,南部(保亭、三亚)和西部昌江达到重度气象干旱,琼海、琼中和五指山及以南地区中度气象干旱,其余地区轻旱或无旱。
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介绍,自5月18日起,海南省开始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日最高温≥35℃)过程,至6月7日已持续了21天。高温加重了我省各地的干旱。5月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亚5个市县平均气温29.3~31.7℃,较常年偏高1.4~3.6℃。气温偏高导致蒸发增加,土地失水更快,加速了干旱的发展。
“四时皆夏”
只等“一雨成秋”
“即便有的地区午后一场雨能调节温度,但是干旱除与降水量多寡有关外,还与同期的蒸发量密切相关。”海南省人影中心(从事人工降雨)研究员何媛认为,海南终年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沿海地区风速较大,更加大了蒸发量。
而冬春季节本来降水就不多,蒸发量的增大,更加重了旱情,因此,冬春季节就出现气候原因的经常性干旱。进入汛期后,由于前汛期海南省的降水还不充足,而此时气温高,蒸发量不断增大,因此,常常产生夏旱。
另外,干旱程度还与雨季的迟早密切关联,雨季开始较早的年份和地区,旱情ー般较不明显或较轻,相反,若雨季开始较晚,旱情较重,多数时候会形成冬春连年的局面。就逐月而言,降水变率(指当月、季或年降水量与同期蒸发量之比)也是鉴别旱情的一个重要的判据,降水变率越大的月份,越容易出现旱情。
专家们认为,海南的气候概括为八个字就是“四时皆夏,一雨成秋”,如今只等着“一雨成秋”的到来了。
“厄尔尼诺”导致
近年普遍高温
“古代帝王到了夏季要去承德避暑山庄,现在大家都待在空调房子里,出门就坐空调车,说明条件好了。”林熙说,但空调、汽车、建筑等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又产生影响。
气候的形成是由各种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三大主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但近年来特别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海口为例,上世纪有3个温暖时期,一是20年代中后期;二是40年代,以这时期最温暖,气温在1945年前后达到最高;三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此后仍有继续增温的趋势。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3月12日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再次到来,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作为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当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如果这个状态维持3个月以上,就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通常,厄尔尼诺事件只会持续6至8个月,但专家们认为今年的厄尔尼诺持续期可能会增加到两年或者更长。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林熙无可奈何地认为,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球温度逐年上升。公式
链接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灾害性天气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影响海南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局地强对流天气(含雷暴、冰雹、龙卷风)、低温冷害(含低温阴雨、清明风、寒露风)、海上强风等六大类十种。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对比来看,出现较为频繁的是灾害性天气,出现较为罕见的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性天气是天气预报的预报对象,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或预测则目前人类科学水平难以企及的。(刘贡辑)
史上海南低温天气
“市民对气温的冷、热,主要是感觉。如常年待在空调房,对冷和热的适应能力就降低了,当降温或者升温时,会感到特别冷或特别热。”已退休的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林熙认为,之所以说低温成灾,主要是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海南为何出现低温灾害?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解释,海南虽然地处热带,属于热带海洋岛屿型气候,但由于受冬季风的影响,北方冷空气有时仍可影响海南,低温冷害的现象也有可能发生,有时还比较明显。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将其低温冷害分为三类:一是低温阴雨(含干冷),二是清明风,三是寒露风。认为这三类低温对早稻、晚稻生产及热带作物的安全越冬有较大影响。
由于海南是中国橡胶和热带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而这些作物都是畏寒的,极容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特别是幼树和幼苗,如1973年-1974年冬春,受低温影响,全省冻死橡胶树66.8万株,白沙、琼中、保亭三县占30%。低温对水稻的主要生育期,如播种期、插秧期、分孽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等均可以构成冷害,影响水稻的收成。
林熙介绍,解放后,海南最冷的数据纪录在1963年1月15日,白沙出现了-1.4℃。历史上,海南霜冻较多,植物、老人及牛畜又被寒气侵死的记载。但古代海南的低温究竟有多低终无法用数据表达,编撰《海南省气象志》的陈明认为,诗歌等文字只能算辅助记录。公式
五月三十日下午,在海口某旅游度假区水上乐园戏水消暑的小朋友。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摄
海南古代降雪记录
明正德元年(1506年)万州(今万宁),冬雨雪。
明正德七年(1512年)万州(今万宁),是年冬,全州降雪。
明崇祯九年(1636年)临高,十二月十五日(1637年1月10日),下雪三日夜,树木尽枯。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昌,冬大寒,雨雪,海鱼冻死,椰槟尽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临高,冬霜冻。琼山,冬十一月,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琼山,冬,天雨雪如霜,若树皆萎,槟榔死过半。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澄迈,冬十一月,天降大雪,榔椰树木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