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外交流桥梁 世博会海归身影成亮丽“风景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做中外交流桥梁 世博会海归身影成亮丽“风景线”

2010年06月28日 10: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世博场馆中,海归的工作主要涉及会员接待、游客导览、场馆预约及运营等方面。海归的努力为世博场馆的正常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世博会的服务质量。图为海归工作人员在维持游客入场秩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这是留英回来的袁璐在上海世博会场馆中的工作安排。他向我们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留学期间我没能赶上北京2008年奥运会,觉得很遗憾。现在世博会来了,我希望能参与进来,做点实事。”像袁璐一样活跃在世博会各个场馆中的海归不在少数,他们的身影,正成为世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展馆联盟”网络

  目前在世博场馆中,海归的工作集中在场馆预约、会员接待、场馆运营、馆方采购、担任向导等方面。

  2001年曾留学荷兰的许佩瑾,现担任意中桥(上海)会议展览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意中桥公司负责整个意大利馆的礼仪礼宾与服务工作,在馆中工作的大部分中国员工和意大利员工,都是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从业余人士变为专业人员,为世博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员工的培训主要集中在礼仪接待、场馆知识、工作方法的学习等方面。”许佩瑾透露。

  各世博馆中接待嘉宾贵客的成员里,海归亦不乏其人。曾留学英国的“80后”海归雷遥目前担任沙特阿拉伯馆外交秘书一职,每天都要接待各种嘉宾。通常来说,大部分嘉宾来访都比较突然。为了应对嘉宾的突然到来,雷遥的工作时间是一周7天,平时从上午9时工作到下午16时,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然而她却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和毅力,加班期间的表现,让几位沙特阿拉伯上司对她称赞不已:“你(雷遥)才是我的老板!”

  上海市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程东介绍说,目前联合会共有将近30名海归会员在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场馆工作。“我们也利用这些海归的工作优势,建立了‘展馆联盟’,定期邀请各国场馆馆长到联合会开展世博馆长沙龙活动,建立国际化网络。”通过“展馆联盟”,海归为众多高端客户设计参观方案,提供高端服务,推动经济和文化交流。

  充当中外沟通桥梁

  世博会既是中国的盛会,也是世界的盛会。世界各地人士云集上海,在世博场馆中,一方面工作人员来源渠道广泛,除了海归之外,有中国本土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该场馆国家人士。另一方面,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使得中外工作人员的具体事务处理方式与思维模式经常产生分歧。这时,拥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海归“特长”便显现出来。他们牵线搭桥,为中外工作人员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发挥作用。

  袁璐的工作是接待游客,他一方面要处理游客投诉以及员工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与上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我要把游客、向导给我的讯息传递给我们馆外国管理层,督促他们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他表示,只有充分与底层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好员工与上层之间的协调,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意大利馆在世博试运营期间,曾因参观游客过多而发生拥挤现象,这是意大利馆负责人始料未及的,意大利馆方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绿色通道。但是,许佩瑾认为这种做法终究不符合中国国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游客过多而因噎废食,放弃原本正确的做法。”为此,许佩瑾不止一次与意大利馆方协商解决。最后,经过多个越洋电话和与意大利馆方面对面探讨交流后,意大利馆方决定,重新开放绿色通道,主要针对70岁以上的老人、持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孕妇、推轮椅以及推童车人士等。

  “在沟通中,海归一方面知道国外场馆负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了解中国人自身特点,在处理事情上可以提出适当方法,因而能够缓和工作矛盾,实现中西双赢。”程东表示。

  为今后就业积累经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提高世博会场馆服务质量的同时,海归也从中受益匪浅。相关专家表示,短期内世博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海归回国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平台,为他们今后“厚积薄发”打下基础。“参与过世博服务的海归,在将来的就业或创业过程中,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程东如是说。

  语言能力提升是收获之一。雷遥透露,在沙特阿拉伯馆里与沙特人交流,完全与当初在英国念书时不一样。“口音的差异让我在工作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挑战过后是自己语言水平的提高。”她表示,回国后仍有这样的语言环境来不断练习英语,是她意料之外的。

  “我在英国念了3年书,2009年回国后发现中国的变化之大,完全出乎预料。”袁璐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感受文化氛围尽快适应社会,成为自己的当务之急。而通过在世博馆工作,自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游客,“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让我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技巧,增长了见识。”他表示,世博给了他回国后就业创业的“缓冲期”,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学习经验、积累人脉,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出国留学期间对国内认知的“空白点”。

  “我的同事往往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这为交流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这个过程里,中西方思维的碰撞也让我感触颇深。”许佩瑾不无感慨地表示。(陈阳)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