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中国留学生组织赏樱文化之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中国留学生组织赏樱文化之旅
2010年06月02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东京工业大学中国学友会组织一年一度的巴士旅行。(高鹏/摄)
富士芝樱公园。(高鹏/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近日,东京工业大学中国学友会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巴士旅行。近百名中国留学生和友好团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旅行。本次巴士旅行的主题是赏樱文化之旅,希望使同学们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研究之余能够有所放松,并通过联谊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巴士旅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留学生们可以结交新朋友,问候老朋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更近距离地感受日本的文化。

  樱花是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樱花深受日本人喜爱而在日本广为种植,被尊为日本国花。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都或多或少感受到日本人的樱花情结。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人们,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祭)”。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拉家带口,扶老携幼,邀集亲朋好友,带上美酒佳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5月的日本,樱花花期已过,美丽的樱花也已化作纷纷扬扬的花雨,零落成泥。但是,热情似火的芝樱,却在富士山麓唯美绽放。

  芝樱别名为“花诘草”,原产北美东部,为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花卉。在日本,因为其花朵盛开时形状如同樱花,而茎如矮草 (日文“芝”)般匍匐于地,故称为芝樱。芝樱开花期为4月初至5月下旬,此外的时期看上去就是一般的绿草。芝樱的颜色有多种,主要有白色、粉色、玫红、淡紫色等,花密集而鲜艳,朵朵小花形成大片花被,闻起来略有花香。大规模的种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芝樱景观,每到芝樱开花季节,游人如织。

  当日早上7点半,大家乘坐巴士从东工大校区出发,10点半左右到达富士山脚下的富士芝樱公园,那里盛开着70万株芝樱花,五颜六色,密密麻麻,一望无际,颇为壮观...那些看上去望不到边际的小花组成了美妙的图案,质地绒绒的,软软的,好似一块块大地毯,非常美艳、耀眼,令人惊叹不已。雄伟的富士山下,新绿和着春光在山谷间律动,由芝樱编织成的花彩图腾绒毯般在大地铺展开来。70万株芝樱涂抹的粉红春色与蓝天为背景的富士山,形成强烈而协调的对比,美得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虽然当天天气欠佳,公园里的芝樱又因前几天的强降雨,已经谢了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大家愉悦的心情。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这美丽难忘的一刻。

  中午,大家抵达了富士五湖之一――河口湖,从那里可以遥望山峰连绵的美景,更可以近观天下闻名、代表日本精神的富士山,还可以看到整个富士山在湖中的倒影。

  河口湖及本栖湖、精进湖、西湖、山中湖共称富士五湖,座落于富士山北麓的山梨县。河口湖是富士五湖里的第二大湖(最大的是山中湖),海拔831米,最大水深15米,面积5.7平方公里。河口湖是五湖中开发最早的,又由于交通方便,故成为五湖的观光中心。湖中最有名的鹈岛,是五湖中唯一的岛屿,岛上有神社,专门保佑孕妇安产。湖上还有长达 1260米的跨湖大桥。河口湖位于河口湖镇——这是以湖命名的温泉胜地。河口湖镇中心和温泉旅馆中有些浴室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美景,它们都集中在湖岸的东南边。

  用过午餐,欣赏完河口湖的美景之后,大家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富士山五合目。

  美丽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人奉它为“圣岳”、“不二山”,多少年来一直是日本文学家、艺术家们讴歌的主题。在日本,人们说“登上富士山顶是英雄”,这和中国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遥相呼应。

  富士山由山脚到山顶分为十合,由山脚下出发到半山腰称为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直至山顶的十合目。很多人以登上富士山为荣。旅游巴士载着大家上到了海拔2305米的五合目,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当天富士山下着大雨,雨雾缭绕,能见度不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兴奋的心情,而且我们还领略了雨中富士山的美景,不禁想到了中学时代学过的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在雨中富士山的半山腰欣赏富士山,看到蜿蜒的山道,茂密的丛林。倾盆大雨来临时,大家恰好在五合目的特产店里购物,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通过这次的赏樱文化之旅,让我们在日的中国留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日本的文化。我们在日本不仅要学习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尽可能多了解日本的社会与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日本,更好的为中日两国的交流服务。(梁原)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