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溺爱难独立 海外高校拒收中国独生子女敲警钟(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父母溺爱难独立 海外高校拒收中国独生子女敲警钟(2)
2010年05月27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国内视之如宝,到国外弃之如草

  这些孩子,在家中堪称父母的“掌中宝”,国内的一些学校也视之为宝,因为他们从小家境富裕娇生惯养,家长对其百依百顺。但是,一到国外,似乎一切都变了。孩子不得宠倒也罢了,甚至要被拒之于校门之外,让家长捧着钱都没地方送。这或许最让家长们心存纠结,百思不得其解。

  国内视之如宝,国外却弃之如草,国内国外两重天,大概缘于中外教育理念之差和评价衡量标准迥异。国内看重成绩和学历,而国外更看重能力和创造力,看重孩子今后能否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有没有潜力和创造力。如果留学期间,校方竟然看不到任何希望和亮色,那么这样的学生不培养也罢。

  能力差意志弱,独生子女发出高危信号

  新华报业网评论到,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家境如何,他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从家庭到学校,在溺爱中长大,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中走偏,没经历过上一代的苦难考验,没有学会坚韧,没有学会抗争,因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法适应,成为另类弱势群体。

  “我的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我们身边,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怎么能让人放心呢。”来自辽宁胡女士叹气说,送孩子留学,是去享福的,不是去受罪的。有这样的父母,孩子独立能力差也就不难理解。父母以为这样是爱孩子的表现,其实是在剥夺孩子自身培养锻炼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机会,这是父母对子女的“伟大”犯罪。孩子的独立能力是环境、父母培养的结果。

  溺爱的结果,不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就是性格脆弱、意志力不强、认识狭隘、经不起生活的磨难。把溺爱进行到底,这不是爱,这是害,是把孩子提前往坟墓里送。

  媒体声音:给予关爱 摆脱溺爱

  加压“补钙”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出国留学,学校既不是幼儿园、托儿所,也不是显富摆阔的地方,而是培养科学人文和独立精神的象牙塔。作为成年人,既然选择了留学,首先就应该学会独立地生活,纵观世界各国,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国家已经成年的学生在国外留学要配保姆的。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真是令人非常尴尬。

  面对正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我们要需更加关爱,但也需要补上不完善的一课。要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要进行苦难教育,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转型社会有一个梳理、磨合、正常化的过程,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生活中千难万苦。总之,要教会独生子女独立生存的本领。

  就此现象来看,小而言之,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大而言之,则是中国教育的失意。此事件应当给中国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诸多反思、警示和启迪。家长是否该早作绸缪,给孩子加压“补钙”,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否则的话,孩子眼前遇到的是留学陷阱,今后遇到的可能就是生存陷阱!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有句熟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竞争又异常残酷。所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没有错,错就错在爱如果过头了,就成了一种对于个人、家庭甚至民族和社会的多重伤害。(徐光木 叶传龙 傅尹 谭伴婷等)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