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
我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留学期间,深感那里的清洁。住进该州第二大城市——纽伦堡的家庭旅馆,外墙窗台上是品红的盆花,前台紧凑精致,挂着老旧的小提琴,放着古典音乐;楼道摆着盆景,挂着吊兰;房间不大,家具古色古香,收拾得干净典雅;卫浴间洁白,让人不忍心弄脏。最有趣的是,马桶的把手硕大醒目,操作省力。
早就对德国人严谨的垃圾分类有所耳闻,这次发现旅馆厕所的墙洞内嵌有卫生袋,以包装不宜丢入马桶的废物;而房间内没有垃圾桶,卫浴间的垃圾桶也十分小。
后来为了学业,我搬进该州第一大城市——慕尼黑的膳食公寓(共用浴室厕所),在房间内同样找不到垃圾桶,走道里亦无觅处,而厕所内有一个不大的垃圾桶,似乎专盛擦完手后的弃纸。我只好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包扎好,扔到楼下的垃圾桶,有玻璃、包装盒、纸张和有机垃圾四种。后来发现,满大街都是这样分类的垃圾桶。
曾读过一个笑话,说是德国醉汉们再摇摇晃晃,也能找到有玻璃字样的垃圾桶去扔酒瓶。环保习惯的养成,除了靠自觉,也需制度来保证。超市的啤酒、矿泉水及碳酸饮料,购买时要付空罐预付金,喝完后可拿到柜台退钱,未满1.5升的容器会得到0.25欧元,而1.5升以上的为0.5欧元。有的超市还有自动回收机,居民们攒到一大袋的空瓶子,由机器一个个吸走压瘪,最后按动绿色按钮,机器吐出一清单,凭此单去收银台领钱。在大学的咖啡厅用餐,借用其托盘杯碟刀叉,返还后发给一个小纽扣,凭此扣退回1.5欧元。
建筑风情
读书期间,我还抽空领略了巴伐利亚的建筑风情。那里的建筑多配有雕塑装饰,有挂在窗边,倚在门栏,傍在梁柱,还有站在街边。名人的铜像雕塑也随处可见,风吹日晒成铜绿,虽然外在不够亮泽,内部却得到保护。纽伦堡的凯撒堡是我生平所见的第一个古城堡,坐落于城市的制高点,是中世纪时的德国帝王行宫。在公元1050-1571年间,这里是重要的司法仲裁之地。位于巴登-符腾堡州与巴伐利亚州边境的小城——乌尔姆,拥有全球最高的教堂(161.53米),始建于1377年,1890年完工。那日傍晚,付2.50欧元的门票,跨过768级台阶,我登上高达141米的瞭望台。凉风习习,360度俯瞰小城,将多瑙河与遥远的阿尔卑斯山脉尽收眼底,不由得感叹这耗费500多年才完工的建筑巨作。慕尼黑更是建筑爱好者流连忘返之地,除了悠久的教堂、王宫、广场、美术馆、博物馆与歌剧院外,还有现代化的奥林匹克公园、宝马汽车博物馆和举行世界杯足球赛的安联体育场等。
追求精确
在德国留学,另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德国人的精确遐迩闻名。在乌尔姆问路去火车站,一位德国人说他与我同路,将我带至目的地。问我的火车几点,我答道8:50,他却说,“是8:51,我常乘那班车。”德国公共交通十分发达,火车有ICE、EC和IC特快列车、IRE和RE快车以及RB普通列车,地铁有S线与U线,另有巴士、有轨电车和轮渡等。每项交通工具均有详尽得无可挑剔的时刻表,而运行误差在±1秒。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月台分A、B、C、D和E等区域,张贴有车厢分布图,上面标明火车几点进站,在星期几,哪号车厢停在月台的哪个区域。
酒文化
留学期间,我最不习惯的就是饮食了。除了流水线生产的面包、奶制品与熟肉生鱼品质口感不错外,德国的热饭热菜就不敢恭维了。然而,德国的酒文化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旅馆无论其彩电多小多老式,无论其有无电梯,均配有自动售酒机,每个房间还配有开瓶器。
后来,我有幸目睹了全球最大的民间节日活动——慕尼黑啤酒节,粗略地体味到德国酒文化的一隅。带盐粒的星形面包,1升大小的酒杯,强劲的音乐,带围裙和泡泡短袖的鲜艳长裙,嘈杂欢快的人群,还有类似嘉年华的游乐设施……在巴伐利亚吃了一周的干面包,风火牙痛,于是开始学习饮酒。啤酒是液体面包,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原本钟爱各色果汁的我,在品尝德国啤酒之后,悟出其爽口不腻,还可改善睡眠,真是奥妙多多。(范红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