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杯"创业赛品牌效应日显 为海归创业搭平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春晖杯"创业赛品牌效应日显 为海归创业搭平台
2010年02月01日 14: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四届“春晖杯”共有56名参赛入围者获得一等奖,72名获得二等奖,39名获得优秀奖。图为获奖海归在台上领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你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平台和纽带,你们更点燃和激发了我们海外学子实现人生价值、回报祖国的决心,并为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留澳海归刘宗孺在给“春晖杯”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的寄言中这样写道。

  近年,海归创业渐成火热趋势,“春晖杯”成为创业海归们心目中的创业家园。

  海归心里的“创业港”

  回国创业,海归首先看重的是大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为吸引海归回国创业的重要因素。留美海归路万里曾入围首届“春晖杯”,并于2007年创办永清华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创业过程中,“春晖杯”创业大赛组委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创业大环境的进步。“国内投资创业的环境确实已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也让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

  “‘春晖杯’大赛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参加首届“春晖杯”后创办了苏州及无锡盖依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留日海归杨军博士如是说。

  “春晖杯”为许多想回国干一番事业的人开启了一扇门,使得很多海归借助大赛契机开始在国内谋求创业和发展。

  海归眼中的“相亲会”

  提起“春晖杯”创业大赛,留美海归韩楠林博士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春晖杯’创业大赛就是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红娘’,‘春晖杯’的对接洽谈会就是‘相亲大会’,‘春晖杯’的培训交流活动就是对参赛项目进行的必要‘包装’,使项目更加完善可行,更具备谈判对话的基础。‘春晖杯’创业大赛资助入围者回国,提供同企业、创业园、投资人面洽的机会。寻找回国创业机会的人确实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韩博士于2007年入围第二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此后,他创办了无锡(江阴)安飞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需要初始资金的支撑,而申请国内的创业基金往往能解决资金难题。创业园和投资人只有对“相中”的项目及负责人放心才会出资,“春晖杯”就是这么一个“相亲”平台。

  海归手里的“金名片”

  入围‘春晖杯’创业大赛,给我的项目以及个人提供了更好的品质和信誉保障,是我进行项目推广的‘金名片’。”张小莺博士表示。他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留学,入围了2006年首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参赛后入选了2007江苏省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并创立了留学生科技企业淮安博施生物制品公司,从事生物医药研发。

  正是“春晖杯”创业大赛让他坚定地留在国内创业,完成了从创业“门外汉”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创业者的转变。“从对创新创业的好奇到向往,从芜杂的思路到较为清晰的创业计划书,从不知所措的初次洽谈到胸有成竹的立项谈判,‘春晖杯’创业大赛总是适时地给我提供帮助,搭桥铺路。”张小莺说。

  相关联接: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成果丰硕。根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提供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届“春晖杯”的524个入围项目中,已有157个项目在国内落地启动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前三届大赛相比,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报名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参赛项目的质量也进一步提升。326个符合受理条件的参赛项目经过评审和公示,最终有200个项目入围,入围项目远程视频洽谈活动的举行也成为新亮点。“春晖杯”创业大赛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

  此外,入围项目与留创园、企业、投资机构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对接面也越来越广,方式越来越多。每届比赛都会在广州留交会上进行创业交流和洽谈对接,大赛举办期间还会在大连海创周上进行项目的“二次对接”,“春晖杯”创业大赛工作团也将工作的触角伸向海外,增加了项目的融资渠道和对接机会,提高了项目对接成功率。

  “春晖杯”创业大赛由政府部门牵线搭桥,由国内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参与协办,并得到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留学人员社团组织的支持和协助。大赛入围项目经评审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大大提高了项目在国内成立企业、实施运作的可行性。

  在前三届“春晖杯”创业大赛中,天津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作为大连海创周、广州留交会的参会参展留创园,与大赛参会留学人员的累计洽谈项目达百余个。

  大赛期间,各地留创园负责人济济一堂,促进了项目和人才引进经验的相互交流。“春晖杯”搭建起了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和各地政府、留学人员创业园、投资机构及企业等项目需求单位之间的交流、对接、合作的桥梁。(董倩倩 赵 伟 黄元昕 葛睿思 桦青)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