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留学、谋生路漫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在澳洲留学、谋生路漫漫
2010年01月26日 16:21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悉尼我住的是亲戚郊外别墅,他家在达令港边另有公寓,此处基本外租。悉尼生活指数高于墨尔本,但房东收租却便宜,并不加收水、电、网络杂费。房客是中国留学生:青岛姑娘小刘、上饶姑娘小周,还有一对来自香港的小情侣阿业与阿英,是很阳光的帅哥、靓妹,看样子才二十三四岁。

  青岛姑娘刘小姐原学外语,毕业后不愿当教师,就出来了。“国内学的是‘哑巴英语’,不实用,我得练口语。”她想当翻译,便继续读语言,除了去学校不见出房门,用功得很。她生活费靠当中学教师的父母,学费、房租、水电费、饭钱、车钱加起来,每月开支不少。她租的屋很小,只有六七平方米。小刘陪我到华人街购物,淘起便宜货来真内行,面包、牛奶都能买到最低价。待我要回沪时,她却兴奋地说:“明天要去咖啡店学做咖啡了,不给工钱,做得好的话就留下。”我赶快给她“加油”。开源与节流,这书蠹头终于明白了硬道理。在澳大利亚当中文翻译也不易,华人有几十万,笔译、口译的高手多多,据说就是专职翻译,一个月也揽不到多少活。

  上饶姑娘小周很忙,上课、打工两头奔波。在国内读的也是英语,还有份不错的工作。年轻人眼睛总往高处看,这样就跑到了南半球。她每礼拜到超市的食品柜台打三天工,专做三明治,老板还管两顿饭。能挣多少钱她没讲,却告诉我能自立。小周会炖点小排骨,熬锅红枣、赤豆粥什么的给自己补补,冰箱里属于她的那格中总放有西瓜、苹果、冰激凌等。经过小周房门,常传出琅琅读书声。“我没有回去的退路,必须留下来。”她说,她已转学会计,未来的目标认得很准。

  阿业与阿英是早出晚归,几乎见不到人影。两人同在城里打工。出门都穿白底细蓝条衣裤,大头中帮皮靴。我疑是工作服,有时看院里晾晒的制服却又是别样的。亲戚说他俩每天在两家餐馆打两份工,怪不得工作服不一样。有个礼拜天上午,阿业扶着阿英从门外进来,小姑娘面色一脸青灰,我吓一跳。阿业说她半夜里又吐又拉,就送到诊所看病。病人回屋后,阿业穿上工作服匆匆走了。傍晚阿英下楼到厨房弄吃的,神色好许多,我帮她熬点粥,她很感谢。

  第二天阿英在家休息,已恢复了往日的活泼:“阿姨,昨天看病用掉一百五十块澳元呢,今天又不能做工,没钱啦。”她耸耸肩、缩缩脑袋。“破财消灾么。”我这样哄她,其实自己也未必信。“我家凡进(环境)不好,阿业家也一样,除去这里的费用,”她掰开手指数日用开销,“我们两人都要寄钱回去养家的,出来三年了,还没回过香港,好想家呀。”最后那句话,阿业也跟我讲过。他俩读的是职业学校,利用别人放假的时间上课。雅思成绩只要考到6分就行,但这分数他们就是达不到。没有时间读书,外语过不了关,这样下去办移民也难。

  留学目的各人不一,为求知、为移民、为挣钱,还有为玩的。墨尔本的小褚告诉我,他班上有个男生,家里留下了两个亿的财产。整天不见其人来课堂,今天开“宝马”、明天换“保时捷”,后面跟着几个小混混,满世界地兜风。“这不是在砸钱么?”我听得吃惊。回国后我看报,有文章题为《中国学生拯救西方留学产业》,援引的摘要是“一位中国专家说,中国能拯救世界经济还为时尚早,但要说中国学生拯救了西方的留学产业,真的不算夸张。”对此,我感同身受。文中还说除了英、美两国,澳大利亚是中国学生的第三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产业给该国带来的出口创收仅次于石油和煤炭,这份创收中有22%是中国学生贡献的。

  对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贡献”,叫国人看来,真不知该悲该欣,或是悲欣同在?(吴莉莉)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