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面试切勿“千人一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留学面试切勿“千人一面”
2010年01月26日 15:09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美国,面试是很常见的事,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了。而国内的学生比较少接触面试,一提起来都会有些忐忑,甚至会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这样的心态对正常水平的发挥很不利。那么,该如何面对美国大学面试呢?如何应对面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了解学校面试的动机

  资深美国留学专家莫洁莹说,首先要明确学校面试学生的目的,才能在面试之前做足准备工作,胸有成竹自然就能应对自如了。莫洁莹介绍,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进行面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了解学生的沟通能力。新通国际莫洁莹说,美国名校的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不仅仅指英语口语能力,还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表述的逻辑性和简洁性,个人观点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相比于写在纸面上的文字,面对面的沟通更能体现学生这方面的素质。

  二、核实或进一步了解申请材料中的某些信息。莫洁莹介绍,在录取过程中,录取委员会往往会先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然后对他们感兴趣的申请者发放面试通知。这种面试叫做邀请类面试,邀请类面试要比一般面试深入得多。校方面试人在面试之前已经对申请人的材料仔细阅读和研究过。他们往往对申请材料中的某些细节有兴趣,或者对材料中的某些部分存在疑点需要核实。

  三、向学生介绍学校,了解学生对学校的真正兴趣。曾经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学校招生官员面试时要求他讲出“一旦录取就会选择该校”的理由,该生没有回答好,因此被拒绝。由于上学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任何一个大学都知道,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没有把握把他/她招过来,因为别的学校也会向他/她伸出橄榄枝。而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如果它做出一个录取的决定,但该学生最终却没有选择这个学校,这将会影响该校的排名。因此,很多录取官在发出最后决定前,都会试图去向申请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并且会考察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和对学校的热爱程度。

  面试过程自信很重要

  莫洁莹介绍,在面试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能自信、主动地表现自我的学生往往会让面试官印象深刻:

  一、自信。一定要自信,这点太重要了。面试的时候如果教授问你一个问题,而你表现出没有思想准备的表情,不断出现“嗯……啊……噢……”等语气词,肯定会给人一种不自信的印象,他们更希望看到你能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另外,在面试时一定要摆正心态,切不可把自己置于被拷问的境地,而是把面试官当作是一个朋友,把面试当作是一个交流心声、展示自我的的机会。

  二、真诚。面试官往往经历丰富,阅人无数。千万不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样会让自己看上去很假。这就要求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材料时,要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三、主动。主动的原则很重要。很多学生在面试时不懂得引导面试官,而是被动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这样的面试,一般都难以引起面试官的兴趣,难以让他兴奋,难以让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正确的策略是,在面试官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面试的话题引向你擅长的方向,或者你精彩的一面。这样,不但能给面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减少对你不擅长部分的压力。因为一个面试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你主动推送的内容多了,他提问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四、简洁。这是在回答问题时的一个基本原则。说话切忌啰嗦、绕圈,一定要直接,简洁。这和主动的原则并不矛盾。要知道,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语,费力地和面试官兜圈子,那就基本上没戏了。

  面试前该如何准备

  莫洁莹介绍,面试前,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申请材料烂熟于心,对各种问题要尽可能地准备。特别对于将要进行面试的学校要充分了解,将自己希望了解而在学校网站或其他材料上无法了解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以便在面试中向面试老师问询。同时,要明白自己为何选择该学校而不是其它学校。这点很重要,无论哪所学校都非常希望招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反之,无论哪个学生也都非常希望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同时要对面试人作必要的了解,包括其教育和工作背景,以及其个人爱好和兴趣等,这些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通过上届校友作必要的了解。

  另外,美国学校喜欢招收才华横溢的人,特别欢迎申请人能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个别专业可以通过作品道具来展现。如果是作家,可以带几篇英语作品,如果是音乐专业的申请人,可以带着乐器,演奏一曲等。当然,也不要过于依赖道具。

  应对美国大学面试,牢记以上 “三步曲”———明确动机、自信展现、准备充分,就能轻松过关了。(李志伟 黄少绮)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