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归,他们又是如何认识低碳经济的呢?
近日,在欧美同学会中国联谊会常务理事会上,笔者采访了欧美同学会重庆分会会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家麟(以下简称祝);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以下简称毛),他们就低碳经济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祝家麟:发展低碳经济任重道远
问:低碳经济是国内当前比较受关注的话题,据您了解,重庆在环保领域做了哪些努力?
祝:重庆近几年在搞蓝天工程,即一年中晴朗的天气要达到300天以上,目前,这项工程的进展情况还不错。一直以来,重庆的能源供应全部依靠烧煤,所以重庆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为了实现蓝天工程,重庆市采取了一些行动:第一,改变能源结构,现在重庆的居民已经开始烧天然气;第二,将市中心的污染型企业外迁。重钢已经从市区迁到远郊;重庆的化工企业也大多迁走,并按照新的技术规范来进行重建。因此,重庆的空气、水质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另外,重庆大学也一直很关注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我们明白,一旦三峡库区受到污染,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问:您是否可结合自己的留法经历谈谈国外的一些做法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有无借鉴意义?
祝:在法国留学时,我就发现法国人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很好,居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中国在这些方面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于中国人口众多,如果能做好日常垃圾处理工作,将为环保作出不小贡献。
我在重庆人大当常委的时候提过垃圾回收的问题。目前,城市家用电器、电脑等废品很多,但却没有专门的回收机制和统一的处理途径。有报道说,部分垃圾回收站会将回收的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最终仍造成严重污染。
问:您认为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祝: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而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所以经济发展和碳排量之间存在矛盾。
问:您认为如果要解决经济发展和排碳量之间的矛盾,中国应从哪方面入手?
祝: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瓶颈,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个人认为,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来实现低碳目标。要科学规划,不能依靠能源消耗来促进生产。例如,改善能源结构,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当然离不开有技术、有知识的人才,特别是从海外学成归来的高技术人才。因而国家需出台相应政策,如果无法建立相关政策机制,技术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毛大庆:企业肩负更大责任
问:作为万科集团副总裁,您对于企业在低碳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认识的?
毛: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肩负更大的责任。企业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企业管理方式和行业管理手法的转变。
以万科集团为例,万科搞了将近7年的住宅产业化,前面6年走得非常“孤独”,没有什么人响应,但现在我们就走得很明朗,因为有国家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从住宅建设的领域讲,推行住宅产业化,建造装配式住房是一大趋势。
问:您认为建筑行业推行的住宅产业化,对减少排碳量、发展低碳经济有哪些影响呢?
毛:我们曾算过一笔账,全世界50%的住宅开发在中国,中国能耗的40%又来源于建筑行业,住宅业在能耗、减排、绿色等方面所占比重很大,所以建筑行业没有道理不选择一条管理之道,在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产业化革命等方面做一点事情。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全北京市的住宅全部使用工业化装配式方法进行建造,首先水泥用量会减少,制造水泥所用煤的数量减少,水泥厂的排放就会减少。一年可以节约将近7个昆明湖的水量,节省葛洲坝一个月的发电量。
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大量的住房已摆脱手工作业,实行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预置化程度、集约化程度、装配率都很高,房屋在建造过程中浪费、排放、污染和手工作业带来的质量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问:当前中国一些产业的发展需消耗大量能源,这和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耗能”相矛盾,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毛:我们需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是需要行业的响应。企业是要牟利的,否则没办法生存。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采取鼓励性手段让绿色企业能够在行业中更好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如果某个企业既能为绿色做些贡献,又能得到政策性保障补贴,那么其他企业会纷纷效仿,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而这个过程牵扯到法律法规、政策、企业操作理念、行业管理手法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时间进行调整。 (邢娜 吴放歌 毛京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