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活应学会变被动为主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生活应学会变被动为主动
2010年01月19日 16:56 来源:金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留学ed”,是坏事也是好事

  罗妈妈说,儿子在国内成绩一般,但是思维十分活跃。所以,在他初中毕业的时候,罗妈妈就意识到国内教育方式一定不适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出国是当时我想到的儿子的唯一出路,可是儿子很不情愿。”

  英国留学专家程闽说,小罗的情况很普遍,父母看到周围的同事朋友把孩子送出国、或者亲戚在国外,就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留学。“对于低龄的初中高中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出去的最终目的,和留学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而很多大学生留学,也是被国内就业压力所逼,不是去学习深造、而是逃避就业。”

  罗妈妈和程闽都同时表示,“逼”孩子出国,虽然前面的路对于学生来说是迷茫的,但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适当监督,反而能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把“被”留学这件坏事变成好事。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出国,不是他们厌倦国外,而是对现状的过分依赖。”程闽说,造成“留学ed”(被留学)这种情况,多半是家长一手包办造成的,“90后学生的个性强、自助能力强。让孩子去什么国家、选择什么专业,家长要充分知会孩子,让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减少‘被动’带来的抵触情绪。”

  孩子有权知道自己未来学习生活的方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去接受、承担“留学”这件事。但是大方向还是要见识更广的家长去把握,“现在,我的儿子就很感激我替他做的选择,虽然当时看上去‘被动’了一些,可他自己都说:‘这是我最好的出路’。”罗妈妈在电话中笑着说。

  “留学ed”,在适应中变主动

  初到英国,适应当地生活需要一段时间。度过了这个适应期,小罗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他的最大改变是愿意学习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罗妈妈说,儿子常常打电话告诉自己,在学校中他有多么讨人喜欢,连老师也很照顾他。

  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项挑战,尤其是欧美国家,校园中永远不会欢迎一个沉默寡言的“低调者”,而这正是很多中国学生身上的特质。“在学校中要有表现欲,上课就坐在后面、下课不和老师沟通,考试就靠一个人啃书。慢慢地,‘被留学生’变成了‘自学生’。”程闽说,自己当年留学就是这样,“但现在的90后似乎都很放得开,个性更能适应国外的校园环境。学生会竞选、社团活动,都能看见中国孩子的身影。”她深有感触地说,接受当地校园文化、学习主动性变强。留学不是学语言、学知识,而是对国外文化的汲取,是和导师交换思想、交换观念的过程。

  校园生活是一方面,接受国外的生活环境对于“被留学生”来说也极为重要。罗妈妈就说,开始的时候,儿子也会抱怨寄宿家庭的一日三餐不合中国人胃口、洗澡时间有严格的控制。可逐渐地,当他认识到这是文化差异时,也慢慢认可、接受。减轻了留学生活中的精神负担。

  “往往留学生刚出去时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程闽回顾说,她也帮好几个这样的留学生更换寄宿家庭。“慢慢地,他们能够理解改变自己的重要性,比如限制洗澡时间是为了节水,吃得清淡是英国人提倡低碳生活等等。”她强调,在这期间,也是对孩子自身生存能力的锻炼。

  生活上、学习中融入另一个国家,去掉留学的“ed”后缀。对于家长来说,要做引导、选择和适当监督;对孩子而言,是自我突破、是长大成熟的过程。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