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截至200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达到2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近1/3,居世界第一位,这其中海归人才功不可没。可以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从一开始就烙上了“海归绿”。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海归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据从事光伏产业多年的中科院海归学者吕芳介绍,海归中的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中技术突破的“尖刀班”。
她告诉记者,新能源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头戏,目前我国虽在风力发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整体来说,新能源发电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市场普及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在光伏产业中,成本是影响光伏应用的瓶颈,要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则需要高思维层面和光知识领域的高级人才。海归人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像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产业起步早,每年在技术研发可产业化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也多,而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在核心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海归人才在国外相关行业从业多年,具有技术优势,他们的加入大大缩减了我国在这个行业摸索过程中的开发时间。
此外,海归人才在产业创新上也再一次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吕芳表示,新能源产业应“节流”和“开源”并举,通过提高技术和加强市场推广,达到节约成本、扩大使用领域的效果。创新离不开技术和国际市场经验,这两点恰是海归企业家的优势。
吕芳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而海归人才在国外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对国内、国外的文化都有所了解,这让他们在国际交流合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陈丽伟 王晓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