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海归心理咨询室 帮待业海归重扬生活风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上海建海归心理咨询室 帮待业海归重扬生活风帆
2010年01月07日 10:07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金融危机令硕士 “海归”小韩成了“海待”,在家一呆就是一年,久而久之自怨自艾,甚至放言“活着没意思”。

  与小韩相似,现年33岁的小徐是留学澳洲的双硕士,因身体原因回国后,却始终没找到一份好工作,想起这些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苦学那么多年,何以一事无成?”小徐感到“心很烦”。

  “别看海归留学生外表光鲜,实际上也潜藏着心理危机。”上海凉城新村街道调研发现,社区6.9万户籍人口中,隐性失业、无业人员近4000人,35岁以下的约占一半,其中有大量 “海归”、“准海归”。他们或是在海外无法找到好工作不得不回国,或是因种种原因未完成学业被迫回国,或是回国后待业家中或不满现有工作。与那些境遇较佳的“中产阶级海归”相比,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落差。同时,一些来自家庭、社会方面的压力,也令他们产生读书无用论、就业“后门”论等消极想法。

  为此,凉城街道党工委近期利用社区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平台,对海归人员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并对“准海归”提前介入干预。每周三下午,专业心理咨询师都会坐镇社区心理咨询室,为 “海归”和“准海归”提供免费心理咨询。“解决就业难,先过思想关。”咨询师针对海归人员对薪资要求普遍较高的特点,提出“出国不等于成功,更不等于高收入”的观念,纠正其出国前就出现的观念偏差。同时,“海归”人员的家属也被请进咨询室,降低其对子女的过高期望,为“海归”们化解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一些 “海归”不知道有“心灵港湾”平台,街道社区志愿者就主动介入。“宅”在家里的小韩常与母亲吵架,社区志愿者发现后,及时上门邀请他们到“心灵港湾”做客。在心理咨询师的多次鼓励下,小韩把自己的薪资需求降了一半,很快找到一份工作,经过半年努力,薪酬逐渐上升到了原来的预期水平。辞旧迎新之际,她专门给咨询师裴老师发来短信:“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谢谢您!”像小韩这样经过心理辅导后顺利就业、重新扬起生活风帆的“海归”,迄今已有十多个。(朱珉迕)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