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创业的海归博士杜振宁:让生物技术服务于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回国创业的海归博士杜振宁:让生物技术服务于人
2009年12月07日 15: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杜振宁说:“我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唯独中国有专门的机构为海外学子服务,也只有中国给海归提供优惠政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是杜振宁在山东烟台创业的第二个年头,他的塔斯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1999年,39岁的杜振宁放弃了南京美瑞制药厂总裁助理的职位留学新西兰。在梅西大学生命科学院,杜振宁获得了生物化学硕士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参与新西兰国家级科研项目。2005年他放弃了新西兰舒适的生活回到国内,担任烟台大学药学院的教授,并于2007年初创办了塔斯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用生物技术研发植物有机肥料、生物医药等产品。今年3月5日,杜振宁获得“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

  领域创新:生物技术用于植物保健

  “把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领域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国内的生物技术主要应用在农作物育种方面,但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方面应用得太少。”杜振宁说,“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有机肥料代替农药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进而保障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面向农业领域的想法,最初萌生于杜振宁留学新西兰期间。出国前,杜振宁一直从事生物医药的工作。在新西兰留学过程中又从事生物化学研究,“我研究的领域也属于大农业的范畴”,杜振宁解释说,“所以不同专业知识相互碰撞出了火花,产生了生物药学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这个想法。”但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有更现实的原因,与办一个药厂相比,创办农用生物技术公司的创业门槛比较低,创业相对容易。所以杜振宁2005年回国后一边在烟台大学教授生物药学课程,一边为创业做准备,2007年他创办了塔斯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进行产品研发。谈到教授和董事长的双重身份,电话那边传来了杜振宁的笑声:“我教书和研发工作相辅相成,学校的科研设施为我研究提供了平台,我的公司又为学生们提供了实习和工作的平台,许多学生在我的公司找到发挥才能的空间。”

  创业使命:生物科技最终为人服务

  创业两年来,杜振宁运用生物技术研发了不少生物有机肥料。公司成立不久他就研发了“肽星”,一种以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的植物“保健品”。这种植物保健品是由鱼鳞中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与钙、硼、锌等元素结合而成,并且成本极低。“只有价格低廉,才能让广大果农、菜农接受,否则大喊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只能是一句口号。”杜振宁说,“既然选择了归国创业,就要实实在在地为振兴我国农业做点事情。”农业部山东土壤肥料总站对“肽星”施用于西芹和苹果的两份跟踪研究报告显示:商河县路庙村每亩美国西芹增产343.4公斤,增收245元;平原县七里屯红富士苹果较常规施肥每亩增收588元,且成果个头大、匀称、着色好、病果率低。

  2008年,杜振宁将小分子胶原蛋白进一步酶解提炼出了“寡肽胶原”,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坐花坐果率、抗病防病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年,杜振宁的公司又与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合作开发新的生物技术产品。

  杜振宁研发的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品两用”。比如说肽星,杜振宁已经把肽星中含有的小分子胶原蛋白开发成一种人体保健品,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美容的功效。“生物技术不仅要为农业服务,也要为人民健康服务,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杜振宁说,“农产品的品质改善,食品更加安全,目的是为人服务;保健品改善人体健康,也是服务于人。”

  杜振宁 1960年生于烟台。现任烟台塔斯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新西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药学会和中国生物药物学会会员。(邢娜)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