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怎样理解当地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留学英国怎样理解当地文化
2009年11月23日 15:00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周五我有幸参加了BBC走进校园活动,活动中竞猜部分的内容来自于英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娱乐到足球,当然更少不了那些名胜古迹。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感觉似乎和英国走得更近了。

  但是前两天经历的一件事情不禁让我反思,知道了爱丁堡艺术节,知道了红魔、蓝魔、红军、蓝军之后,我们离了解英国文化到底还有多远?

  上个周末,我去Oxford Street上的Primark,大家也都可以想象,这个以廉价出名的店里肯定少不了人满为患的苦恼。一个英国的年轻妈妈正在鞋架前驻足,她的婴儿车挡住了鞋架和长椅之间唯一的过道。于是一个中国女孩子就从婴儿车上跨了过去。年轻妈妈非常生气那个女孩子没有安全意识,这样很容易伤到她婴儿车里的孩子。中国女孩子也觉得委屈,认为是婴儿车挡了她的路。一场口舌之争就这样起来了。

  其实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远远多于可以列举出来的名胜古迹美食娱乐,它更包含了一种社会中经过沉积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和方式,以及言谈举止。但是很多在西方国家人尽皆知的common sense和默认的社会规则对与中国留学生来说却是头一次听说。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说,看看有哪些文化是这个中国女孩子应该知道的。

  文化差异

  首先,安全的概念在西方国家是深入人心的。在北京,你在大街上不难找到没井盖的下水道,吊在半空中的电线,公园草坪里的坑坑洼洼也不会有专门的警示牌提醒。但是在英国澳大利亚这些西方国家,这些都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市民完全可以投诉有关部门失职并获得大笔赔偿金。

  上面说的是公共安全,而“从小孩子的身上跨过去是很危险的”则更应该算是一个人尽皆知的common sense吧,甚至单拿出来讲都会觉得非常滑稽,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四五个店员都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年轻妈妈的一边。但是,对于那个中国女孩子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她对于这种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没有任何概念。她一点都不认为自己做的有任何不妥,一直在强调“可我不是没伤到她(baby)嘛!”。 这又是一个common sense,等你伤到她你就难逃法律的追究了,轻重我不敢妄言,但起码应该不会让你说个对不起就走人。

  第二个就是耐心。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来说,尤其是英国和澳大利亚,没有耐心就是没有修养的代名词。可能你在北京习惯了大声喊一嗓子“服务员儿,快点儿!”,但是在这里,如果你胆敢照做,我还真不知道迎接你的将是什么。

  同样,在这个事情中,最得体的做法是在后面等一会儿。毕竟大家都是逛商场,不是消防队员争分夺秒去救火,红灯都要为你让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退而求其次,说一句sorry,那位妈妈也必然回应一句sorry,然后把车推开让你过去。

  耐心就是英国文化中默认的行为规则。你有权利不喜欢它,但是要尊重别人的感受。

  开放的心态

  第三就是要讲逻辑。当我听到那个女孩不停的说“那我不是没有伤到她嘛!”的时候,我头一下子就大了,感觉时空交错我又回到了中国。在国内的时候,常常听到各种不合逻辑的争辩,会让人有一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如果你真的一个没站住,踩到了那个baby身上,请问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雄赳赳气昂昂的吵架吗? 道理浅显易懂,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放弃自己固有的角度,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就像例子中的这个美眉,无论多少店员一起对她说你错了,她就是不肯放弃她固有的错误逻辑。坦率的讲,我认为中国,甚至很多亚洲国家,都不是很讲逻辑的地方。体现在政治争辩中,也体现在生活中。既然大家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学习生活,我鼓励大家勇于放弃自己原有的见解和思考角度,试着在更为对等的信息中重新建立独立的思考。

  我们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BBC英伦网一直在鼓励大家多去了解英国的文化,但是文化不仅局限于娱乐体育这些方面,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祝大家能够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个culture shock。(摘自:BBC英伦网;文/杨小禹 威斯敏斯特大学)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