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10年前,一群从中国来到新加坡的少男少女,在新加坡政府奖学金的支持下在本地大学留学,在这里度过了青春最灿烂的10年。近日,他们中的一些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各自多彩的留学生活。
1999年的第三届SM2奖学金得主共123人,如今他们大部分都留在新加坡,分布在不同行业,几乎全是永久居民或公民,而且超过六成在本地已成家。回首10年,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直会是他们人生中浓重的一笔色彩。
10月中秋节晚上的东海岸公园十分热闹,80多个曾是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SM2的得主,聚首庆祝他们在新加坡度过的黄金10年。他们是第三届SM2奖学金得主,这届总共123人,于1999年10月从中国的四川、上海、山东、河北四地来到新加坡。
这个奖学金是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由新加坡教育部和政联公司合作,每年从中国招收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按来新之前已修读到的年级分成SM2(Senior Middle 2,高中二年级来新)和SM3(Senior Middle 3,大学一年级来新)。SM2的学生在本地一起度过20个月的预科培训之后,就各自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毕业后因为履行合约,几乎都顺理成章地留在本地。
他们可能是新移民中较特殊的一群,最黄金的10年都在这里度过。他们很少刻意去给自己贴标签,因为融入新加坡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他们看起来就是一群普通的本地年轻人,自得其乐地工作和生活着。
人生中浓重的一笔色彩
“在新加坡的10年已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被问到对过去10年有什么感想时,几乎每个人都这样回答。对这个群体而言,是在新加坡的岁月塑造了现在的他们。
来自河北的张然目前在大华银行上海分行工作,她说:“新加坡是我的第二故乡,很多朋友都在这里。我怀念这里阳光明媚,很有活力与生机的感觉。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10年,塑造了我整个的价值观,对生活的态度,与人相处的方式。”
在本地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财富。10年聚会筹委会主席陈杰说:“相较于我们在中国的一些朋友,我们更早开始自己做主,因此也比较早熟一些,这可能就是这10年带给我们的财富。”
张然也补充说:“我们这群人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有归属感的地方了,我们的需要已经多元化,不是某一个地方能满足的。其实说到故乡中国,我们真的又和它的文化完全契合吗?或许不,这些不可否认的差异也正是第二故乡新加坡给予的。”
筹委之一的杨叶说:“樟宜机场和很多机场不同,它的色调是暖色,每次回到樟宜机场都有回到家的感觉。新加坡算是我排名第一的‘家’,因为这里是我工作、奋斗、努力生活的地方。”
有了这样的背景,即使未来的发展可能让他们离开新加坡,也不会是“忿忿然”地走,因为这个岛国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是浓重的一笔色彩,这里的10年永远是他们带有感恩之情的日子。
大多留在本地成家立业
这次10年聚会,筹委会制作了一本纪念小册子,统计这123个人现在的生存状态。从这份同学录中看出,绝大多数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几乎全部都是永久居民或公民,而且超过六成的人已在本地成家。
他们刚进大学选择专业时,受奖学金限制而全部进入理工科,但目前他们从事的职业,跨度相当大,并非想当然的全是工程或信息产业。如来自上海的徐来,看起来是时髦的都会丽人,让人无法联想到她名片上的职位——“Geophysicist”(地质物理工程师)。她说,自己毕业于电脑工程系,但更喜欢现在这份工作。
他们之中有很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如金融、物流等行业,就毫不犹豫边工作边重新读书,成功地完成职业转换。
从同学录里的统计数据来看,排名第一的行业是收入颇丰的银行及金融业,占22.8%。他们有些在本科完全没有金融背景的情况下,工作后顺利考到CFA(注册金融分析师)等证书。排第二和第三的是IT业(13.8%)和电子行业(5.7%)。其余的行业跨度也很广,涵盖航空、咨询、教育、物流、自然资源、传媒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不少人选择继续进修或进入学术领域,这部分约占13.8%。
从职业性质来看,排名比较靠前的是工程师(14.6%)、会计/银行(10.6%)、咨询顾问(10.6%)和销售(8.9%)。
显然,本科专业对他们后来的发展道路来说,是历练而非束缚,本地社会环境也让他们较容易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杨叶说,“我们的成长过程是自觉地走向自主、独立,受到的外界压力比较少,对于人生的规划相比中国的同龄人要自在一些。”
杨叶是非常另类的例子:他的本科是机械工程,做过IT业,创过业,然后读生物学博士,后来从事金融。“我很难想象能在别的地方有这样的自由度。”他补充说,“是新加坡社会的环境因素起了作用。”
留下或离开同感情无关
这群SM2奖学金得主,当年来到这里时是懵懂的少男少女,10年后,对于“假如时光倒流,你还会选择来新加坡吗”这样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给出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新加坡社会有独到之处,有相对公平的环境,给每个人提供机会,并且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个性的发展。
杨叶说:“新加坡政府给我们奖学金,是要让我们有个稳定开始,参与社会的更新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掠夺性的淘金心态来这里生活。”
由于10年前是作为一个集体来到这里,这批政府奖学金得主的群体归属感比较强,之后在本地的生活也比较顺利。他们心态平和低调,很少认为自己是“新移民”,也觉得融入本地社会是自然而然的事,生活习惯和本地人也很接近。
越来越关心本地新闻
来自四川的张果说:“我越来越关心本地新闻,包括八卦新闻。生活习惯也本地化,比如早上喝kopio,中午顶着大太阳吃肉骨茶,晚上会三五成群地吃个煮炒。”他开玩笑说,他出去旅游时外面的人会把他当成是本土新加坡人。
说到与本地人的相处,张果认为,朋友间性格吻合的重要性远远大过国籍差异。中国汶川大地震时,本地同事都为他担忧,让他感动。
杨叶也对本地朋友赞誉有加:“我的几位良师益友是新加坡人,他们没有我们思维中的包袱,没有我们的定式,为人不势利,对工作和生活都有种执著。”
陈杰说:“新加坡有一流的生活条件。这东西方的十字路口也提供机会,让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我还会在这里奋斗。”
最近的“张元元事件”引发关于新移民的话题,部分受访者表示对这事件不是特别关注,因为个人的选择不见得等同于群体的大趋势。
关于如何看待离开新加坡的话题,来自上海的聂蕾蕾说:“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最黄金的10年都在这里度过,但老实说我还是很难回答是否真正融入新加坡社会的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虽然18岁之前生活在上海,恐怕现在也很难说能融入上海社会。正因如此,就更要多走走不同地方,才能发现哪里有我无法割舍的东西。”
离开不等于就断了联系
杨叶则很理智地提出:“我觉得我们当中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积极的现实想法。我们关心中国,也关心新加坡周围,关心国际。”他认为,留下或离开,同身份感情无关,都是有一定现实理由的个人选择,社会应视作正常。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冯祥是个将要离开新加坡的例子,他在金融行业,准备跳槽去香港的一个精品投行Fortman Cline Capital Markets。他告诉记者:“老实说,我很喜欢新加坡,她是我第二个家。我对新加坡的熟悉程度超过对中国的熟悉程度,在本地和新加坡人交流反而比和中国人交流更容易。但从事业的发展来考虑,香港的新公司能给我发挥空间和平台。”
他也强调:“可是我以后真的也会考虑回来。离开并不说明和新加坡的联系就断了。我在上海时常去新加坡人扎堆的酒吧玩,有种熟悉的感觉。以后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看到和这里有关的事物,我都会觉得亲切。”
对于新加坡这个在自己的黄金岁月中刻下深刻痕迹的国度,他们有种真诚的感恩。这次10年聚会的组织者之一焦阳有这么一段总结:“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幸运,新加坡教育部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在其他国家是不多见的。觉得政府很有远见,这个项目为新加坡引进新鲜血液,又加强中新两国的纽带。我相信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为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白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