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烟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引进高端人才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58个高端人才岗位,所引进的高端人才最高可享受500万元科研资助经费、100万元安家补助和每月1万元生活补贴。
烟台市此举,只是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的一个章节。目前,一场引才引智热潮正在全省各地兴起。
“万人计划”呈三级阶梯结构
根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全省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规划建设100个左右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力争100名引进人才、10个创新创业基地纳入国家计划。
这一宏大的“ 万人计划” ,呈现出三个层次的梯次结构:
第一层次人选 300-500 人。 引进的该层次人才,全部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为每人提供人民币100 万元一次性资助经费。这一层次的人才,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引进后每年在用人单位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者;二是在国际知名企业或金融机构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四是山东省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层次人选 1000-1500 人。 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创新人才应在国外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助理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取得较好工作业绩。创业人才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能够进行产业化生产且具有市场潜力,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额的 30% 以上。
第三层次人选1万人左右。此层次是各市、各单位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或实用型人才。
引才重点瞄准全省重大战略
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过程中,山东省将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优先引进能够在山东省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型人才,优先引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队伍,优先引进具有金融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对这一层次的人才,山东省将给予重点支持,力争使他们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快速发展。
在地域分布上,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带、胶东半岛高端产业带、鲁南临港产业带倾斜。在专业结构上,重点向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8 大海洋优势产业倾斜,向钢铁、汽车、船舶、化工、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10大重点产业倾斜。在创新创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上,重点向省会城市和沿海7市倾斜。
确保引进来留得住
为了给引进来的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省里专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按照山东省文件规定,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人才,可享受多项支持政策:
在居留、出入境和落户方面,外籍引进人才由外国专家管理部门为其办理《外国专家证》。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公安机关在受理申请的 50天内,为其发放《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享有中国法律规定的基本民事权利和义务。
在医疗保健和保险方面,引进人才享受专家医疗保健待遇,建立医疗保健卡制度,定期集中安排体检和休假。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规定参加省内各项社会保险。
在住房方面,引进人才可购买自用商品住房一套。引进人才单独来鲁工作的,用人单位将为其租用100 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或提供相应的租房补贴;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一同来鲁工作的,用人单位将为其租用 150 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或提供相应租房补贴。
在薪酬方面,用人单位将参照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前的收入水平,一并考虑应为其支付的住房(租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配偶生活补贴等,协商确定引进人才的合理薪酬。
在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方面,引进人才配偶一同来鲁的,由用人单位将妥善安排其工作。引进人才的子女无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均将按照本人意愿,选择当地公办学校就读。
第三层次人才,根据各市、 各牵头单位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将享受相关的政策支持。
人才引进来,还要为他们搭建起创新创业的平台。
为此,省里已做出规划,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建设两个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济南基地,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整合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齐鲁软件园、山东大学科技园资源优势,围绕国家确定的重点科研计划和创新项目,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青岛基地,主要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周边烟台、威海、潍坊等区域,集成这四个市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资源优势,重点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
与此同时,重点扶持建设30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基地,使其尽快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点载体。(滕敦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