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展期间,网上爆出一则新闻直指海归群体的就业尴尬。有媒体称,在10月25日武汉的一个招聘会上,一位留学归国的求职者要求月薪1500元即可,而之前她在芬兰的本科学习过程共花去了40多万元人民币。
于是很多网友开始对出国留学唏嘘不已,还有部分“热心朋友”算开了经济账,在排列了一长串数字之后不禁发问:什么时候才能挣够本儿?
对此,笔者倒是有些不同看法。难道出国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高的工资起点吗?归国后就一直想着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留学投资赚回来,这样的人岂不变成了“留学奴”?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发生了异化。人们似乎习惯了用金钱作为标准去衡量这衡量那。然而,毕竟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标注尺度的。不可否认,我们求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挣钱,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种“留学生意经”的一大荒谬之处在于,仅仅从工资乃至起点工资的角度片面地看待职业。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的职业作为赚钱的手段。然而,职业除了这种生存层面的意义,更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一个人的工作会从方方面面的细微之处渗透到他的生活中。因而,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特长等,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做起来才顺手、顺心,也只有符合自己兴趣的行业及岗位才能使自己真正从中获得快乐并充分发挥价值。此外,还要确保工作的时间、地点等能够与自己的感情、家庭等生活其他因素很好地融为一体,否则我们很难在这一职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一些人来说,职业还往往承载了更高层次的诉求,比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屈身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忍受着煎熬?当然,就业压力大、工作机会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过于关注眼前得失而放弃了长远的规划。他们往往受到高工资的诱惑或者跟随别人的选择而盲目走入一个行业,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不难看出,网上这些念“留学生意经”的人就是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
职业规划与选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无疑,前面提到的这位当事人的留学经历对于自己视野的开阔很有帮助。把第一份工作当作一种积累,为了以后更好地选择,即便起点工资稍低了点又有何妨呢?
在如今比较浮躁的社会氛围中,面对留学、就业等种种选择,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职业生涯是长期的事,而不应是眼前的一点利益就能左右的,不能仅仅拿金钱来考量。如果这位备受争议的当事人能通过40余万元的留学投资和几年的工作积累最终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选择,那换来的将会是一生的幸福。(张国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