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的52位学者,是从当年报名参加全国留学生考试的14714人(实际参加考试12083人)中选拔的。当年参加确定人选的教育部干部郭懿清回忆说,这52人,如果不说他们是最拔尖的,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
新奇与执著让他走进清华
经过公开选拔考试,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学者的家庭背景和以往强调的“工农出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冀复生是其中之一。他的父亲是中共早期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冀朝鼎。
他于1942年出生在兰州,是52名学者中比较年轻的。解放前夕,他随父母来到北京,就读于著名的北京101中学。1960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出于对这个专业的新奇和向往,他一口气填写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无线电系作为第一、二、三志愿。“现在看来真是太不懂事了。”冀复生说,事后才想到,这样填报志愿,一旦失手会一落千丈。
结果,他成功地考入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从此一生都热爱水木清华。他在“文革”中的1968年分配到北京邮电器材厂当技术员,从事电子管制造,这使他有条件始终从事专业工作,并且成为52人中仅有的两个直接从工厂送出的访问学者之一。
说起英语,冀复生只在高中学了3年。进入清华,英语老师对他说,看来你的英语水平已经超过课程要求,就免修了吧。在日后的技术工作中,由于经常使用,冀复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能力有明显提高。1978年秋天,传来了留学生选拔考试的消息,冀复生怀着检验一下自己英文能力的愿望走进了考场。考试成绩超出预想,接着又顺利通过教育部的专业审核,冀复生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远赴美国。
在冀复生记忆中,首赴美国的旅途漫长而劳顿。一是大家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地坐过飞机,二来为了往行李中多塞些日用品,每个人都尽可能多穿衣服,结果一坐进座椅就挤得满满的,再飞行十几个小时哪有不累的。
到巴黎,等了7个小时才换乘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到了供餐时间,空姐上前递来菜单,很多人一时看不明白。也难怪这批在万众之中脱颖而出的学者们会纷纷傻眼,学理工科的人对外语日常生活词汇往往不那么注意,而客机菜单上的菜名有许多来自法语,大家没怎么接触。尴尬之时,娴熟英语的吴葆桢医生站了起来,大声告诉同行者,那菜名按顺序排下来大致是牛肉、鸡肉、鱼等等,飞机上的饮料都是免费的,大家可以随意要。吴医生一语解惑,大家顿时免于难堪,纷纷放松心情各按口味点餐。
初到美国的深切记忆
来到美国,头3个月集中学习英语。这对冀复生太重要了。过去用英语主要是为了阅读文献,但美国人说话几乎一点儿也听不懂。好在美利坚大学专教外国人学英语的教师很有办法,授课生动活泼,使学习变得轻松了许多,冀复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语言灵感迸发。同学们由此普遍增强了和美国人沟通的语言能力。
初到美国,这个国家的富裕——最先是车如流水的高速公路和商品丰富的超市,给予冀复生强烈的震撼,使他产生发自内心的渴望,希望自己的祖国有一天也同样发达——30年后今天的中国,这些果然都有了。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热情友好也成为冀复生美好的回忆:到超市买了东西的中国学者,手上提满口袋在街上步行,常有美国人主动帮忙,让他们搭一段顺路车。
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震撼
然而,结束了语言培训,来到康奈尔大学学习,更深地融入美国的大学生活,冀复生感到更加震撼的是这个国家的科研管理。一是各种服务的充分社会化。冀复生出国前搞过实验,所有的条件,大至仪器设备,小到元件、试剂,都要自己奔走准备,他常常为此跑遍北京。而在美国,往往只打出几个电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震撼之二,是这里自由、活跃的研究氛围,以及科研资源的充分共享。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科技领先不是凭空而来的。使冀复生感到困惑的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全国一盘棋”,却没能充分实现共享、协作,在美国反而做得比较顺畅。他感到,也许更应该派人到美国研究这些现象后面的机制,如果我们能够实现高度的社会化服务,国家前进的步伐也许要快得多。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引发中国学者的深深思考。冀复生特别感谢美国的华裔教授们。还在华盛顿英语培训时,康奈尔大学电机系知名教授顾慰华了解到冀复生和施雁旸的研究兴趣后,不顾某些对华抱有成见者的警告,主动表示欢迎他们前来自己的实验室。不仅如此,顾教授夫妇为一批又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安排住房,周末或假日安排他们与美国人或华人聚会,到纽约等地旅行,使他们尽快熟悉美国环境。顾先生的父亲,是老一辈电机科学家顾毓琇教授,这对父子对祖籍国怀有深厚感情,用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大陆莘莘学子。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冀复生回忆当年的留美生活时强调说:“今天,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时候,海外华人学者的贡献是不应忘记的。”
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习期满,尽管对留学生活充满感激之情,冀复生却一天也不愿意多留,他希望赶快回到亲爱的祖国,将所学投入所用,亲身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洪流。
冀复生回到了自己先前所在的工厂,不久调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1985年,冀复生调入原国家科委,参加了国家“863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并参与了我国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策划和管理。上世纪90年代末,冀复生担任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参赞,又一次来到他熟悉的美国。2002年底任期届满回国。
回顾30年前的留美经历,冀复生认为对他一生的道路起了重要作用。在原国家科委和科技部工作期间,他把为科学家提供尽可能完备的社会化服务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年轻一代持续努力,但我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结束访问时冀复生这样说。(钱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