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一段海外求学经历,追逐林语堂、李开复等天之骄子过往的求学足迹,这样的想法越来越为中国大学生所热捧。本文的主人公黎洛晨,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现在攻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PH.D博士学位。他的海外求学经历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辛苦与乐趣。
黎洛晨留学的专业人气很旺,PH.D(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博士学位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哲学专业上的博士学历”。杨振宁曾说过,物理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便是哲学研究,哲学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便是宗教研究,由此可知,PH.D是基于各专业领域,但亦超越其上的一个学位。在国外,获得PH.D代表其在专业领域上的顶尖学术地位,因此,70%以上的毕业生都会担任大学教授。
黎洛晨的专业共有82名学生,配64名导师,导师挑选学生的空间很大,而且挑选过程的严谨程度可与外企的招聘流程相提并论。“学生首先发e-mail约见心仪的教授,继而老师会把候选的同学集中起来小组讨论,此后,迎来的就是学生最胆战心惊的介绍,更刁钻的老师,甚至外加一至两个测试,最后才挑选出适合的学生。”
黎洛晨此前约见了麻省理工的年轻导师,本想练兵,怎料第一次的面谈就被他提出的专业问题问得无言以对。加之用英语来和美国教授交流专业问题,就更加吃力了。
本以为PH.D博士学位4年可以完成,原来一般人都要花上6年的工夫。对于本科毕业生,基本的PH.D学制为四年,前两年课程学习,后两年进实验室跟导师做出学术成果。然而,四年能完成PH.D的基本可称为“天才”,更多的学生需要用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艰苦地取得学位。
在开学的两个多月里,黎洛晨每天10时开始学习,晚上凌晨三四时才休息。他打算等年底前结束第一个学期后,再好好地回国休息,同时思考未来的规划。(冼卉妍 邓仲谋/整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