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人们也许会想到这是德国最大的航空港,凡是到德国旅行的人十有八九要到法兰克福转机。法兰克福又是德国的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还是国际会议中心。但对于全世界的出版人来说,吸引他们的不是这些。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二,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聚集这里,是为了参加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五年前的10月,我也曾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代表团到这里参加书展。
法兰克福书展国际部主任克劳迪娅女士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法兰克福书展的历史和规模。法兰克福书展的历史可上溯至600年前的图书市集。从1949年起,现代规模的法兰克福书展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都会推出数十万种新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盛会 。法兰克福这个人口不到百万的城市,书展期间的来访者却近三十万。法兰克福书展以版权交易为主,其版权交易额已占到世界版权交易额的70%以上。随着图书的交易,法兰克福书展演变成了世界各国间文化对话、信息交流的盛会和平台。1994年起,法兰克福书展每年设立一个主宾国,展示该国的图书和图书传承的文化。为此,主宾国都相当重视,倾注大量人力和财力。我去的那年,主宾国是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国家的不少政要出席了书展,并在书展的中心广场搭起帐篷,举办了阿拉伯文化展,展品内容十分丰富,还有专业演员表演阿拉伯歌舞。韩国是下一届的主宾国,提前做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推广活动,其展位布置在所在的馆中最引人注目。2009年的主宾国是中国。克劳迪娅女士期待着有更多中国及其上海的出版人前来参展。
法兰克福书展的展馆面积达17万平方米。穿行在巨大的展区中,不由人不感叹书海的浩瀚。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700家参展商,按国别、地区和品种分别在近10个馆中展出。由于地方实在太大,各馆之间由室内自动传输带连接和室外班车运送,给参展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中国出版社的展位在6号馆,同一展馆中还有来自北欧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社。德国出版社所在的3号馆、4号馆和英美出版社所在的8号馆人气最旺,世界著名的出版集团的展位多在那里,布置也各有特色。展馆内人潮涌动,展馆外人也不少,展馆外有许多出售旧书的书摊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也为书展增添了人气。
穿行在巨大的展区中,徜徉在浩瀚的书海里,乃至漫步在宁静的法兰克福街头,在宜人的美因河畔小憩,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法兰克福书展能长时间地保持这样的规模,吸引全世界的出版人?是什么使得法兰克福乃至整个德国充满着这种文化氛围?
我们来到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参观。这是一幢4层的楼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原样重建的。里面的家具陈设都是原物,是在战前转移出去的。故居的顶楼还安放着歌德当年用过的写字台。歌德就出生在这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名作就是在此完成的。我深深地为歌德的事迹所吸引,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巨人,一生好学不倦,始终对生活充满着热情,致力于探求人生的真谛,堪称德意志文化的杰出代表
我们了解到,法兰克福聚集了500多家出版社,其中一家名为“苏尔坎普”的出版社的一幢不起眼的5层楼建筑,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那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德意志民族处于迷茫之时,以温赛德为社长的出版人毅然站了出来,坚守文化建设的使命。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策划了被后人誉为“彩虹计划”的大型系列丛书,用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标识出7个系列,为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系统地普及全世界和德国的优秀文化。这套丛书的出版,对提升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准起了重要的作用,犹如在德意志昏暗的上空升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苏尔坎普出版社至今仍是德国影响最大的人文科学出版社。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说过:“他(温赛德)的出版社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特色。假如没有这个出版社,法兰克福这个德国的地理中心,就不可成为德国的知识中心。”
我们还了解到,在德国,图书馆是人们最常去的场所之一,形成了全国上下浓厚的读书氛围,对于继承和发扬德意志优秀文化传统起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就是由法兰克福、莱比锡和柏林等三地分馆共同构成的德国国家图书馆。
正因为有对知识的高度推崇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德意志民族才会产生那么多对人类文明起过重要影响的哲人,德意志文化才会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个民族也有被魔鬼迷惑的时候,但是一旦清醒过来,他们就真诚地忏悔,与罪恶切割,重新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目的,又站到了社会发展的前列。
从歌德到温赛德,我看到了法兰克福人乃至整个德意志民族的一种精神。我以为,这就是我找到的答案。(高克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