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国洋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我的德国洋妈
2009年09月27日 15: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我又重新坐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室。一年前的9月6日,飞机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降落,我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一年高中学习交流之路。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换乘火车前往斯图加特。德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我的接待家庭是什么样的?他们友好吗?我们会不会有矛盾?

  在我下火车的瞬间,一位身披德国AFS会旗的老妇人映入我的眼帘。当时仅仅看出她是AFS的负责人,没想到当我走近她时,她看了看我衣服上的牌子,竟然一把抱住了我:“Herzlich Willkommen!”原来她就是我的德国“洋妈”。看着她这么友好的样子,我的一切疑虑都打消了。

  在拿到了作为礼物的一盒巧克力后,我的德国“洋爸”也出现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典型的德国老绅士,沉着稳重,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那个具有德国特色的“啤酒肚”。

  接着我们就来到了我在德国住的第一个小镇:Kirchheim Teck。这是一个坐落在斯图加特附近的小镇,说句实话,让我这个从北京来的孩子很失望啊……这地也忒小点儿了吧,这么点儿的人,这么点儿的地,连一座楼房都见不着,这不要命吗……

  我的洋爸洋妈对我表现出来了相当大的热情,唯一的障碍是语言不通。这点不得不说一下,在AFS的交流学生中,去英语国家的学生还好些,去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交流初期遇到的语言困难是不可否认的。第一个月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婴儿,又像是一个人呆在一间空无一物的屋子里,因为周围人说的话你不懂,周围的人看的东西你不懂,周围人哈哈大笑笑什么你还是不懂,当时有点小崩溃。还好,我还会说点英语,简单的英语交流和我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是没问题的。就这样,我在德国活了下来。

  来德国后的第一个周六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我想起了AFS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是谁啊?我们是文化传播的小大使啊!于是,我满怀热情地用我那中考练出的英语给我的接待家庭介绍了嫦娥的故事和中秋节的来历,还跟他们吃了我专门从北京带来的月饼。可惜他们不大感兴趣,但我尽力了。

  转眼间,在德国的第一个月就快过去了。我的洋爸洋妈周末带我去了爱因斯坦的出生地——乌尔姆,我兴高采烈地寻找爱因斯坦曾经的家。可惜二战时候毁了,现在竟然是个鞋店,还是个现代化的大鞋店!真没辙。好在这儿还有一个全世界最高的教堂——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那高161.6米的主塔共有768级台阶,我竟然爬上去了。俯瞰那壮丽的多瑙河和爱因斯坦诞生地的全貌,还真是挺漂亮,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之后,我们来到了我那“洋姥姥”家。一进家门我就觉得不对劲,这儿怎么有那么多中国的东西啊,还都是老东西。一问才知道,敢情这一家子是八国联军的后代啊!什么瓶瓶罐罐、锅碗瓢盆、桌子椅子、柜子箱子都有,连那当年二品大员的官服都有,保存得还挺好。书房的正中间竟然挂着一块匾,上边写着:妙手回春。嗯?再一问,当年这是哥儿俩,老大是八国联军,在中国杀人放火抢东西;老二是德国“白求恩”,在中国治病救人,还挺受当地百姓爱戴,送了他这块匾。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哥儿俩……当然,那已是一段往事。

  一年学习交流很快结束了,分手时,我和我的洋爸洋妈谁都不想哭,而是开心地说拜拜了。我们把美好的日子珍藏在心底。(徐晨赫)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