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时,作为早稻田大学的志愿者,我到一个初中生英语夏令营中担任小营长。夏令营的地点在多山而凉爽的枥木县。
夏令营的第二天,我带领孩子去攀登海拔2000米的火山那须岳。山上忽晴忽雨,阳光炙烈,却又吹来阵阵寒风。脚下时而怪石密布,时而泥泞不堪,还有刺鼻的硫磺味。这样艰苦的登山中,有些初中生不停喘气,有些人摔倒多次,还有一些人因为没带雨衣而被淋湿。可是中途没有一个人说过“我不行,不想爬了”这样的话。当我想要去搀扶一个摔倒的小男孩时,老师制止了我,说:“别扶,让他自己爬起来。”
这样的精神和日本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男子汉除了双亲去世时可以哭泣,别的时候一概不准哭!”这些都是普通日本人的信念。在花了6个小时爬完火山后,有许多孩子晒伤了,全身通红,可是他们仍然说:“还想再去一次。”
吃饭了,每个小组的人都要先集中,人缺了就绝不吃饭。做游戏时也一定要每个人都参与。日本孩子在介绍自己名字时,一般只说自己的姓氏,比如“我叫田中”,就像中国人说“我叫张”、“我叫王”一样。初听时不太习惯,后来想想,说自己叫田中等于是说自己是田中“团体”的一员,而至于“我是谁”已经不那么重要。这样的团体意识给我印象深刻。
夏令营结束回到东京时,天下起了小雨。(若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