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留学生活札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圣彼得堡留学生活札记
2009年09月02日 14:09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出国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经历了许多之后,真的感觉,出国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变得了不起了。如此说是因为,我们有着国内学生所未能体会的辛酸苦辣,我们有着国内朋友没有的经历和故事。可却不很愿意提及,不说,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故事,相反,我们的故事太多,多得已经不再为此大惊小怪,或者应该说,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想如何诉说了。国外不需要泪水,需要的是汗水!

  外国人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来到世界名城圣彼得堡,从到了异国他乡的第一步,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外国人。外国人,顾名思义就是外来国家的人,一个本不属于本国的人,外面的永远和里面的有着本质的区别。本国人口头上是很注意回避用“差别”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所谓的区别,回避使用带有优劣色彩的词汇,然而这又能如何?实际生活中,赤裸露骨的差别何处不在?租房子,进学校,找工作,就连消费都包括在内。外国人这个名字,随时提醒着我们这里不是家,所以不要幻想平等,不要奢望同情,最后能帮自己的只有自己,要渐渐学会自己疼爱自己,要慢慢学会打掉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咽。

  扭曲的心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心态有些扭曲了,至少不是正常了,我们生存在一个本来不正常的环境里面。从踏入别人的国门,我们就要学着精打细算,学着兢兢业业,学着洁身自好,学着面对油盐酱醋,面对锅碗瓢盆,直接面对人间的冷暖。摔倒了爬起来,摔多了,习惯了,坚强了,也孤僻了。大事小事都要靠自己,没有任何人让我们依靠,所以我们越来越坚强,坚强的不习惯别人的关心;时时刻刻都要保护自己,时时刻刻关注别人的脸色而行事,所以我们越来越自恋越孤僻,自恋的孤僻的忘记了还要关心别人。我们的浮躁,我们的自私,逆流而上,让我们孤僻的美丽而可怜。这不是歇斯底里,一夜之间自己曾所熟悉的拥有的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谁又会笑得很舒心?

  时间

  这里的时间流逝的很快,一天分三十六个小时来用都不够,因为我们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在一些曾经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洗衣扫地,烧水做饭,缝缝补补,打工上学,我们的理想不算伟大,只期望偶尔某个早上能偷偷的睡个懒觉,哪怕一小时……

  网络

  上网侵蚀了我们每天很多时间,这仿佛听起来对于喊着没有时间的我们,很难自圆其说。那是我们仅存的一点侥幸心理在作祟,在不经意中还渴望有人和自己一样,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发送着SOS或者渴望着回音。于是我们挥霍着宝贵的睡眠时间,游荡在一个不存在的感情世界里。或许网络里面的我们,才是真实的,“网恋”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网上的情感成了一种寄托,因为这里让我们感到安心,这里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没有国界。在不真实的世界里有着真的我们,暂时逃避开真的世界里面那个虚拟的自己。

  朋友

  对于在外面的我们来说,有着两种不同的群体朋友,国内和国外的。每次回国,封印的记忆被打开,见到国内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只是随着在两个不同环境成长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当自己满怀激情的要把经历和感受说给他们的时候,反而让朋友们感到莫名其妙,虽然每次朋友都会微笑点头,但是直觉告诉自己,他们不会懂,就像自己很难理解朋友们的许多想法一样。在国外的朋友就不同了。经历相同的事情,接触相同的时间,共同语言就会多许多,然而离的越近,摩擦面也就越大,好在虽然时不时吵到面红耳赤,几个小时以后,大家都会回到不分你我,因为心里都明白,处一个朋友是如何珍贵的,快乐是两个人的,悲伤也是两个人的。蝙蝠不会和鸟儿飞翔,也不同于兽类的习性,能和它为伍的只有和自己一样的黑衣使者。

  恋爱

  国外的爱情,来的太快,走的更快。这里没有亲情,缺少友情,孤独让两个走到了一起,爱情的成分就自然膨胀。脆弱的人把爱情当作良药,坚强的人把爱情当作游戏。这里的爱情就像被饲养的肉食鸡一样,有了目的的成长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几天就可以养肥一只白白胖胖的鸡,几天也可以培养一份看似亲密无间的爱情。结果,和肉食鸡干燥无味的肉质一样,催化起来的爱情也是难以“下咽”。

  亲情

  想家想父母,但是不懂得如何能确切表达。即便在国外学了许多语言,却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难以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面的分量,心里明白,也想说,说不出来,说多了怕给父母太多的挂念。想家的感觉很美,就像圆月的深夜,想要沉浸在这个美丽中,却有冷风时时提醒自己,这是圣彼得堡的月亮。家,对我们来说,是藏在心里最暖的一个寄托,不敢打开这个盒子,一旦打开,眼泪就会有流下来。然而,这里不需要我们的眼泪,只需要我们汗水。亲情也自然就成了一个被禁忌的话题,成了扭着心头的痛。(摘自:俄罗斯《龙报》;通讯员/徐姗)

相关新闻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