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究竟难在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低龄留学,究竟难在哪?

2010年08月27日 11: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据有关留学机构数据显示,目前低龄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小留学生在国外面临着怎样的难题和困惑?近日,笔者就此采访了有关留学生,听听他们怎么说。

  独立生活

  低龄留学生出国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逐步独立,尝试独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将日常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这对习惯“被安排”的低龄留学生而言,需要一段过程。

  正在瑞士苏黎世读高一的小刘告诉笔者:“在家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懒虫,毫无生活常识可言。可出国后,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做每一件事情,洗衣服、烧饭等,一下子才发现原来做好这些事情真不容易。”

  对此,14岁就出国留学的小周也深有体会,“还记得当初刚到这边的时候,一遇见点问题、受点儿委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这事让老爸、老妈去办好了,我做不来……可突然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国外,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一切都得靠自己,别人没有义务、更没有责任替你做这些事,你得一步一步走向独立。”

  沟通困难

  北京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美国区咨询经理戴丽丽介绍说:“低龄留学生在国外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文化冲突。”这集中表现在不少低龄留学生在出国前,对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

  “比如说,一些低龄留学生会选择寄宿在当地的家庭里。而大部分美国家庭,他们每天晚上会有固定的家庭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相互沟通,而低龄留学生却不太擅长这些,彼此找不到共同话题,进而很难融入家庭,于是产生孤独感,不愿与外界接触,最终与当地的文化、生活环境渐行渐远。”戴丽丽说。

  在低龄留学生中,不乏有因为难以抗拒这种文化冲击,最终选择放弃留学,重返国内读书的例子,上海王女士的儿子就是一例。“当初孩子在国外留学时,总会打电话抱怨在那边很困惑,不知如何面对,许多理念和国内都不一样,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很难融入当地的环境。没有办法,不忍心看着孩子在那边遭罪,最终就把孩子接回国,虽然放弃了国外深造的机会,但是起码在这边读书会给孩子一种归属感”。王女士不无感慨地说。

  心理压力

  如果说低龄留学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及早度过调适期,很好地融入国外学习、生活环境,那么,心理压力便是这最后的压轴一关。无论是独立生活还是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在低龄留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上体现出来。这种压力来源于多方面,不仅仅来自学习成绩,还来自语言障碍、人际关系、文化差异等。

  “很多同学一个人在国外都会有压力,学习只是其中一部分。拿我说吧,我目前相当于国内高三,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繁重,一般而言,那些想考上心仪大学的学生都会有压力。”在悉尼留学的小钟告诉笔者。

  延伸阅读:

  对话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张建新

  北京嘉华世达美国区咨询经理 戴丽丽

  笔者:低龄留学生的心理有什么特点?

  张建新:低龄留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矛盾性、精力充沛、冲动好动,但自我认识和人格特质还没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正处于形成过程中。

  笔者:相对而言,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低龄学生适合留学?

  戴丽丽:一般来讲,外语口语较好、比较独立、对国外文化背景了解较多或者有过出国经历的低龄学生比较适合留学,因为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国外生活、学习环境。

  笔者:低龄留学生在国外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张建新:即使成年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长期生活,在最初的半年内也会感到文化的冲击,低龄留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在国内时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相反,到国外后则要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此外,形成自我认识要经过痛苦的重塑,需要重新考虑以下问题:如何用非母语流利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向他人表达自我感受;如何体察、接受或拒绝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交到好朋友;如何度过上课学习之外的业余生活。

  总之,小留学生在国外会面对“文化冲击”、“生活挑战”和“重塑自我”等困扰。

  笔者:一些低龄留学生反映,在国外很难融入当地生活,陷入消极的情绪。您认为他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缓解、消除这种悲观情绪?如何调整?

  张建新:要走出这种情绪,就需要自己保持清醒认识,一定要自己照顾自己;尽快掌握当地语言,取得好成绩,使自己有较正面的自我认知和积极心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常与家人进行沟通。

  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一定要学会进行积极正面地思考。你是去学习的,那里一定会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否则,也就失去了留学的必要。要看到周围环境和当地人中存在的美好、友善、正义、规范的一面;多与人沟通,融入当地环境;另外,低龄留学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他们在精神层面或许较成人能够更快适应所在国的文化。

  戴丽丽:要适应国外环境,首先,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如果始终抱着抗拒的心态留学,则很难融入当地的生活;其次,从细节突破,找彼此共同的兴趣点;另外,要看到自身优秀的一面,建立自己的信心。(王长伟)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