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彤,素食主义者,满族,1989年11月出品,原产中国北方。15岁放弃中考,飞越重洋,只身赴英留学至今,现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化学专业本硕连读学生,小学六年级开始写作,至今已创作近百万字的作品。”寥寥百余字,是笔者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关于姜晓彤的资料。
这位专修化学专业却又于日前发布新书《日不落的逃亡》的“80后”女作家会是什么样子?是严谨治学、不苟言笑,还是幽默风趣、侃侃而谈呢?这个疑问直到亲眼见到姜晓彤以后才给出了答案。
“我的未来由我亲手设计”
在去英国之前,姜晓彤像国内大多数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生一样,整天与书本和作业为伍,这对生性活泼而又偏爱写作的她来说难以忍受。“我渐渐明白光有好成绩无法带给我任何东西,我希望自己更优秀。”带着这样的想法,姜晓彤决定出国留学,不再按照父母为她规划好的人生轨迹继续走下去。她渴望从家人的庇护中走出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格。
想起当初自己把这个决定告知父母的情景,姜晓彤至今印象深刻。“那个场面我到现在还记得,去英国留学这句话好像一个炸弹,在饭桌上‘嘭’的一声爆炸开来,屋子里一下都静了。就那么几秒,气氛尴尬极了。”姜晓彤调整了一下情绪说,“我知道他们考虑了很多,但最终他们还是说,‘想走就走吧’。”
独立的性格、父母的支持,推着姜晓彤踏上了异国求学路。
“孤独是出国留学的代价”
由年仅15岁的懵懂女孩,成长为如今出类拔萃的少女作家,姜晓彤在英国将人生百味逐一体味。除了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外,她还需要面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隔阂与误解,“这是让我感觉最委屈也最无奈的。”每每悲伤、委屈、孤独的时候,她会选择独自一人在欧式风格的小巷内漫步,抑或在伦敦的雪夜中嬉戏,宣泄内心积聚已久的情感。
“孤独是出国留学的代价。”不过在孤独与无奈过后,姜晓彤总会在心里暗暗较劲,努力地证明自己。“高中的时候,我经济课程成绩全校第一,一年级的所有经济课程考试满分,这是我们学校留学生中的第一例,连教了几十年经济课程的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她一脸幸福地说。
求学期间,姜晓彤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和培养坚韧乐观的性格。她告诉笔者,平时她会在慈善商店做义工,帮助店员清洁店面和整理货物等。“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周都会去3次,二年级因为学业忙碌次数减少,但每周至少去1次。商店会把大部分收益捐给有关机构。”在她看来,做义工的意义不在于工资的有无,而在于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认知。
“实现梦想的‘两极’”
化学和文学的关系对姜晓彤来说并不是专业与爱好,更像是一个梦想的“两极”,促使她的人生朝着共同的方向转动。她可以待在实验室一整天,反复地做着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亦喜欢伏案创作时指尖敲击键盘的“嗒嗒”声。
她告诉笔者,毕业以后她想去西藏或者新疆工作,用自己所学知识为那里的环境保护工作添一分力,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小说,“左手拿试管,右手写作,左右开工,相互扶持。”(王长伟)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