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处处藏陷阱:会员卡,“卡”人何时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卡片处处藏陷阱:会员卡,“卡”人何时休(2)
2010年05月20日 09:1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门店老板更替是商家的事,却要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

  来由不明“交接费”

  去年12月,北京昌平区的王雅雯在回龙观一家健身中心花费2280元办了张健身卡。春节过后,一直没去健身。4月份,当她再去这家健身中心时,才发现已经换了老板,而她刷卡时卡内显示余额为零。

  她致电原先的老板,证明她确实是这里的会员。然而新老板却要求王小姐再支付200元作为“交接费”。他们说如果不交钱,就不能把卡内的钱转到新卡上,“因为公司要重新录入消费信息,需要修改数据库,手续很复杂。”

  王雅雯很气愤:“老板更替是他们内部的事,会不会增加成本是他们之间的事,为什么要让我们消费者埋单呢?”

  随着消费方式的不断更新,除了美容、健身、餐饮等早些年就甚为流行的“发卡大户”外,碟片租赁、数码冲印、洗车洗衣等商家,甚至社区内的小杂货店也加入了“售卡军团”。商家更换店主时常发生,给消费者造成很多困扰。

  专家指出,商家更换店主,如果只是更换门面,营业执照等都没变更,那么新店主应继承原店家的债权债务,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原有服务。如若新店更换了营业执照,那么就不存在债权债务问题,消费者只能找原来办卡的店家解决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把会员卡当成变相圈钱的工具——

  卷款逃走留烂摊

  “这家店突然就不见了,之前也没有通知过我们这些顾客,卡里还有钱呢。”北京的李女士最近很着急。

  前年,李女士在广渠门一家足疗店办理了会员消费卡,花费200元,可以用10次。去年底,旧卡消费完了,李女士又续费200元,办了张新卡。今春,李女士再去这家足疗店时,却发现店门紧锁。“当时我想他们可能有什么事,只是临时关门。”李女士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4月份,李女士再次去该店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李女士尝试给店主打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李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老板根本找不到,还存着100多元钱的卡没有用了。”

  诚信商家推介会员卡,是一种基于与消费者“互惠互利”之上的促销手段,不过,也有一些实力薄弱的不良商家,通过招募会员、吸收预付款而达到变相圈钱、转嫁经营风险的目的。由于经营状况不稳定,有的经营者突然停止经营、将经营场所转租他人甚至携款逃跑。

  “消费者选择预付性的消费要有风险意识,慎重选择。”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说,在成为会员之前,首先要擦亮眼睛,了解企业或经营店的经营规模、市场口碑和社会信誉。对于街边小本经营的美容店、洗车店,还有新开张的服务机构,最好不要选择预付消费项目,提防因经营不善而转手、倒闭的风险。

  延伸阅读

  “预付”纠纷多

  目前,各种类型的预付式会员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预付卡携带方便、避免找零,且能在一定期限内给消费者一些实惠,因此得到市场青睐。

  然而,由于预付卡消费属于先付款,后消费,一旦商家经营行为不规范、售后服务不到位,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

  在中消协发布的消费维权热点中,会员卡消费连续三年“榜上有名”,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洗浴等方面。去年,在中消协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美容、美发、洗浴投诉量同比上升16.7%。主要包括:

  用优惠条件吸引消费者办卡后,商家即以关门等方式“玩失踪”,事前不告知会员;

  经营者变相“玩点子”,甜言蜜语骗消费者买优惠卡,一旦消费者购卡,即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

  服务过程中强制向消费者推销其他商品或服务,其费用从消费卡中扣除;

  一些经营者对用卡消费设定限制范围,有的会员卡到期作废余额不退。

  办卡注意啥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量来买卡。不要贪便宜一下子大量购买,以避免承担过多风险。此外,对于服务期限较长的消费预付卡,更要提高警惕。

  不要一味轻信广告。在选择会员卡消费形式时,要仔细考察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以免上当受骗。

  对会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等要了解清楚。在购买预付卡时,保留其提供的文字广告,任何口头承诺都应出具书面形式,并要求对方加盖公章,保留好发票。

  一旦选择会员卡,应该按照约定条款及时消费,不宜拖拉。发现异常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投诉举报。对一些金额大的消费卡,消费者要做好备份,即每次消费完毕后让商家签字确认,注意核对余额,以防卡内余额缺失。(杜海涛 俞懿春)

参与互动(0)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