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新鲜”蜂蜜真假难辨 专家提醒:购买需谨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路边“新鲜”蜂蜜真假难辨 专家提醒:购买需谨慎
2010年05月13日 14:02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破桌子,一块破牌子,就卖起了“蜂厂直销”的蜂蜜

  满是灰尘的大马路边,成堆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旁,支起一个破烂的窝棚,放上几群追花夺蜜的小蜜蜂,纯蜂蜜、鲜王浆、蜂胶、花粉往玻璃杯、可乐桶、塑料壶里一装,剩下的就是静候买主了。正是新鲜蜂蜜上市的时候,一个路边卖蜂蜜的摊点也就这样“上市”了。

  记者目击:几朵野花能天天产蜜

  只有三五箱蜜蜂,却天天有新的、自产的天然蜂蜜上市,周边全是工厂道路,一块不到一亩只长着几朵野花的地,竟成“蜜源”。

  昨天下午,记者在延安路高架连接沪青平高架段桥下的路边看到这样一个简易破烂窝棚,棚子外面放着五六只蜂箱,几只蜜蜂在蜂箱外飞来飞去。

  紧贴路边的红绿灯下放着几个叠起的烂木箱,上放着几盒没有商标的蜂蜜,旁边站着一名中年男子,自称浙江人,在这里边养蜂边卖蜂蜜已经有两年了。新鲜蜂蜜每公斤20-30元,“这些蜂蜜都是新鲜的,没掺一点假。 ”这位男子说。该男子告诉记者,每天大概能卖出一二十斤蜂蜜。

  记者问他,“这几箱蜂能采这么多蜜吗? ”

  该男子嘿嘿一笑说,“我们是蜂厂直销,这里只是一个采蜜点,还有好多点都在工作。 ”

  对话卖主:破窝棚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小棚子里,记者发现里面一片狼藉,正中间摆着一张床,地上放着各种生活用品,蜂蜜就放在几个脏乎乎的塑料桶里。从现场就可以看出,这小破窝棚就是“起居室”兼“蜂产品加工车间”,锅、碗、盆、勺、被褥、盛蜂蜜用的器皿摆得满满当当。

  记者问中年男子有没有蜂王浆,男子从箱子底下摸出一瓶蜂王浆,递过来。 “王浆不冷藏吗?这样行吗? ”“这儿挖了个洞,放在地下,温度低,坏不了。 ”

  看着这紧靠马路车来车往铺天盖地的灰尘,破烂窝棚四处透风,再加上满地垃圾的环境,记者真不知道那敞开着瓶口黄灿灿的“蜜”到底蕴含了多少“营养”。

  业内人士:蜂蜜造假手段多

  据了解,正规厂家的蜂蜜出厂前要经过提水浓缩、灭菌和去杂质等几道工序。路边的摊点大多没有这些程序,蜂产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此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掺糖水等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蜂蜜属于即食产品,从生产到上市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蜂蜜造假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二是用饴糖、糖浆等冒充蜂蜜;三是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充当蜂蜜。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向蜂蜜里面兑白糖水,还有的干脆用糖浆冒充。往往先将白砂糖熬化,再向里面加蜂蜜,比例大约是20比1,这就成为马路边上常见的“蜂蜜”了。有的甚至是把熬好的糖稀偷摸涂抹在蜂箱四壁上,让购买者直接买到从蜂箱里掏出来的“蜂蜜”。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假蜂蜜是用果脯糖浆为原料制作的。现在市场价格为果脯糖浆每吨3000元左右,即每公斤为3元左右,市斤为1.5元左右。如果那些造假者以4元一市斤的价格出售假蜂蜜的话,每市斤可挣2元多。

  专家提醒:路边蜂蜜要慎买

  上海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天然动植物营养研究室的主任陈教授告诉记者:有些消费者认为郊外养蜂户自产自销的蜂蜜“纯天然”,但是,合格的蜂蜜要经过杀菌、去杂质等多道工序才能上市销售,路边蜂场根本没有杀菌、去杂质等必要的设备,所售蜂蜜就连最基本的卫生条件都无法保证。

  而且,路边摊贩对所产蜂蜜不做任何处理,所售蜂蜜中一般含有大量蜂蜡。蜂蜡中含有多种不适合食用的物质,食用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对于路边摊的蜂产品,消费者还应慎买。 晚报记者 何易 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