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内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青年报从今天开始将推出“释博”专栏,广大读者如在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有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直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本报前方记者将为您答疑解惑。
读者来信:上海世博园里的中国馆是大家必看的展馆之一,这两天不断有媒体透露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个巨大的活动《清明上河图》,请问这幅图又是怎么“动”起来,这种技术到底难在哪里?
-动画版比原作大30倍
4分钟一个日夜轮回
观众从浦东上南路的主出入口进入园区,一下子就到了最打眼的中国馆下面。当然进入中国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馆外乘坐扶梯直达顶层,一种是绕过基座入口的地方馆,乘室内电梯到顶层。到了中国馆内部,如果不看陆川的那部电影,就可以一眼望到足以让人震撼的电子《清明上河图》了。
应该说,这幅电子的《清明上河图》是观众进入展馆后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正式开馆后,真正的《清明上河图》也会展示在它旁边,相互映衬。
对于这幅电子巨作,以前媒体也报道的不少了,不过这幅图到底有多大,似乎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幅图是原作的100倍大,这显然是夸张了,按照现场的解说,通过投影和动画技术幻化出来的《清明上河图》,比原作放大了30倍,实际是高6.3米、长130余米,观众走马观花还是得看10分钟。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是活动的,流淌的河水、飘动的帆船、往来的市民、客商、骆驼、鸡犬,配以流水潺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再往前走,发现画卷的天色还能晦明变化,4分钟是一个日夜轮回。
-保留古本中代表性人物
也创作了新人物
看过这幅电子版的《清明上河图》,观众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电子版上的造型人物是不是与古本《清明上河图》完全重合的呢?
画卷制作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幅电子图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征,包括每条街道、船只、数百棵树、数百座建筑一个没少,色调、画风也一点都不差。
至于画中的人物就更有趣了。古本《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多少个人、多少只动物,业界一直有争论,而电子版在相关古籍专家的指导下,对古本《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制作。新作只保留了原作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另外,还根据同时期的其他画作,创作出了新的人物。成百上千张草稿后,才有了如今一群群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符合北宋时期特征的行人游客。
-动画对古本的细节
进行大胆想象
细心的观众能够发现,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有了一些有趣大胆想象,例如原作中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桥的拱洞,船夫一脸严肃、行人探头张望,但船究竟过桥了没有?新作给出答案,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岸,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帮,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终于,在一番紧张的忙碌后,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
另外,夜晚的城市是怎样的风景,也只有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首次进行了大胆想象。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制作团队对每一个造型的人物和动作都得仔细研究,画面中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也都需要调试研究,这些工作前后耗时两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