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三十难立 90后称“他们大部分人在啃老”(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80后三十难立 90后称“他们大部分人在啃老”(2)
2010年01月04日 08:47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代表人物:张悦然 出生:1982年

  身份: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14岁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协,2008年获人民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誓鸟》等。

  80后说:

  80后的成长要更缓慢,是“媚”的一代。“媚”可以使80后日新月异,“媚”却也使80后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

  成长更缓慢

  张悦然表示,任何一代人都有他们的复杂和多样性,用几个词来概括是有些武断和片面的。她在博文中写到,80后一代,初懂事时看到的世界,满目都是新鲜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在日本漫画和香港电视剧里度过了孤独的童年,肯德基和麦当劳是最好的犒赏。一时间,所有东西都是进口的,它也许代表一种时髦,是一种发誓要与父辈陈旧落伍的生活划清界限的决心。80后一代,是“媚”的一代。“媚”可以使80后日新月异,“媚”却也使80后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

  80后听着欧美摇滚乐长大,注重在阅读、音乐以及电影等方面,吸收国外的新鲜事物,还从中得到一种垮掉的,孤独,颓废并且厌倦的情绪。这种情绪没有成为80后的精神力量,倒是成为不求上进的借口。“整个青春期,鉴赏力代替了创造力,制造出繁盛的幻觉。”

  80 后还常常流露出盲从,忽然陷入狂热而亢奋状态的幼稚。当80后通过抵制家乐福超市来表达对法国的不满时,“我的MSN联系人名单,纷纷在名字前面加了一颗红心和China”,而这种情绪,根本经不起推敲,和之前对国外的盲目崇拜自相矛盾。一切只能证明,80后没有自己的立场,很容易被煽动。

  张悦然认为,三十而立,对每一代人而言并无太大差别。三十岁时,应该已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待人接物也有自己的方式。这些同样也是“三十而立”对80后的意义。只是不同的是,80后的成长要更缓慢,在这个年龄到来的时候,似乎离这个标准,相差的距离要更远。

  代表人物:市民柯小姐 出生:1981年

  身份:媒体人士

  80后说:

  80后随遇而安,有些懒惰自私,但不乏创意和激情,在情感上不懂得包容和妥协,认为“感觉很重要”。

  不懂包容和妥协

  “距离我的大学,已经十年的时间。成都商报《80后 三十而立》的报道,没来由的让我一阵心惊,我晃啊晃,居然那么快,就将逼近三十大关。”昨日下午,市民柯小姐在自己的QQ空间里敲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如果说有房有车,算是生活‘而立’,那我可以勉强跻身其中。可是80后的我,心里的不安全感却是与日俱增: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父母的年纪渐长,我想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安度晚年;我的年纪渐长,事业的规划前景却越来越模糊……”

  作为80后,柯小姐觉得80后的人随遇而安,有些懒惰、有些自私,但不乏创意和激情,该担当的时候可以担当,在汶川大地震时就表现出来。对于情感生活,80后的人不懂得包容和妥协,所以80后比较自我,在情感上认为“感觉很重要”。

  柯小姐说,80后是夹缝中的一代,前有70后手握实权,后有90后快速成长,压力很大。虽然有车有房,但柯小姐还是认为三十难立,对于她自己来说,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愿意厮守终身的男人;一旦结婚,就要承担4个老人;父母年龄渐老,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他们的晚年还是未知数。

  代表人物:杨巧巧(化名) 出生:1992年

  身份: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系大一学生

  90后说:

  80后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

  大部分人在啃老

  喜欢听张学友、张惠妹的歌,是80后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杨巧巧的直观影响,杨巧巧说,80后是第一批独生子女,脾气大,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喜欢“装成熟”,本来就不成熟,但面向社会,却非要伪装一下。

  “80后处于一个夹缝之中。”杨巧巧认为,就业难、购不起房,这些对于70后来说,不是问题,对于90后来说,也许会慢慢改革,将来会出现一些变化。但这些都被80后遇到了。

  80后的婚恋观也比较有趣,高中时图好玩耍朋友,大学生必须要耍朋友,不然没有面子。毕业后结婚,觉得父母的意见可有可无。80后的剩男剩女比较多,在杨巧巧看来,或者是要求太高了,或者是本身没出息,嫁不出去,或者娶不到。

  杨巧巧认为,三十而立更着重于工作方面,工作、事业一定要达到一定目标,倒不一定要成家。“80后的哥哥姐姐三十难立”,杨巧巧说,她认识的80后,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