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高房价、高消费、就业压力之下,人们怎么定义当下的白领一族?两年前,社科院曾公布白领工资标准,认为在北京白领的收入标准为5000元。时隔两年,《北京晚报》再次调查显示,4成被调查者认为白领的收入标准应该高于5000元,更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应在8000元或10000元以上。(据11月24日《北京晚报》)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准成功男士,回忆起10年前的理想时说:那时我的梦想是挣到100万,然后就不再奋斗了,钱放在银行吃利息就行了,尽情地享受人生。
如今,这个男士已经挣到了100万,但他依然每天忙碌着赚钱。问其为何?他笑言,现在拥有100万,不过是万里长征的一半。他算了一笔账,买个普通的房子加装修50多万,买辆车要10万,还剩下30多万。如果不继续奋斗,全家的消费包括孩子、汽车、老人等等,30多万能维持几年呀!今后孩子长大了,上学、结婚、买房都要花钱,没有足够的积蓄如何应付?
这个故事可以解释,为什么月薪5000元,在北京还是没有白领的感觉。表面上,他们享受着有质量的生活,但其表面风光的背后,是经济状况的窘迫,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可以说,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有一个大的变故,比如降薪、失业、或是疾病,就可能沦为贫困阶层。
部分白领的现状,折射了部分中产阶层的现状。这是一群富有的 “贫民”——从下面看,他们富有:收入较高,有房有车;从上面看,他们“贫穷”:背负高房贷,没有存款。即便不算日常消费,他们每月的刚性支出,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不仅是北京,在很多生活成本较高的大城市,近年来部分白领的幸福指数有下降之势——因为,维持“体面”生活的成本不断高涨,而收入的增长有限,甚至是没有增长。而这一趋势,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似有强化的势头。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加大,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加大,两面夹击之下,白领的优越感渐淡,而危机感渐强。
也许,我们应该忠告这些白领,应该改过一种经济型生活方式:把车卖了,换小房子,别下馆子,小孩别择校。不过,人由穷到富易,由富到穷难——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相信他们不会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他们彻底改变生活,因为,很多个人和家庭的退步,也就意味着社会的退步。
由此及彼,部分白领的困惑,并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问题。因为生活成本增加的压力,并不单单指向白领阶层。在特殊的经济时期,我们需要漂亮的经济数据提振人心,我们更需要真切的生活感受来稳定人心——毕竟,“共度时艰”中的“艰”何时过去,怕是后者更有说服力。(张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