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作忽略幼儿期令城市孩子情感冷漠
在陈怡眼中,刘女士应该算是幸运的,至少刘女士的儿子还跟家长交流,而她自己却在和6岁女儿的冷漠做斗争。
上个月的一天,陈怡家楼门口出现了一只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遗弃的小猫。同楼的一个小姑娘给小猫准备了一点儿牛奶,没想到陈怡的女儿经过那里,一脚就把放牛奶的小盘踢到一边,然后揪起小猫的尾巴,甩了起来。
陈怡和丈夫分别来自河北和江苏的农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他们在北京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路子,站稳脚跟是他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出于对前途的考虑,陈怡一直在医院的郊区院区工作。女儿出生两个多月她就开始上班。陈怡的丈夫是外交官,女儿出生时丈夫请了一个月的假,之后就回到驻外大使馆了。
照顾女儿的任务落在了陈怡的母亲和保姆身上了。
由于工作地点较远,陈怡一周回家一次。每次回来都累得只想睡觉,等休息过来了就觉得自己亏欠女儿的,于是,便带着女儿冲进商店,只要女儿伸手要的玩具就都买给她,只要女儿喜欢的东西就花钱搬回家,只要女儿想吃的东西也不管对女儿的健康是否有利都会满足。
直到今年,陈怡终于又回到本院。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陈怡发现,女儿慢慢长大了,聪明、伶俐,但是跟陈怡却越来越疏远了,而且外表看起来很柔弱的女儿,内心却非常冷酷。一起看电视时,陈怡经常被剧情打动得流泪,女儿却毫不动容。
不少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应尽量多花时间陪伴3岁以内的幼儿,这样对孩子成长有利。
陈怡很后悔在女儿幼年时期没能贴身陪伴她长大,所以决定最近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看看是否还有补救的办法。
从小就周游世界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
城市的家长并不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也并不都像陈怡那样只顾事业不顾孩子。
上个月,侯鑫带儿子去了一趟巴黎,在车水马龙中感受时尚之都的魅力。
侯鑫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丈夫在一家全球知名的手机外企任高管,一家人的生活惬意、富足。她经常利用寒暑假带儿子四处旅游,国内的大城市几乎跑了个遍。去年儿子满10岁,侯鑫开始带他出国旅行。
侯鑫带儿子旅行有个规矩:只去一个地区最发达的地方。“我要让儿子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比北京强,要让他对这样的地方产生向往,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
她的这番理论来自自己的弟弟。她的弟弟小时一直不求上进,一个偶然的机会,爸爸带他去清华大学参观了一次,“那里到处都能闻到智慧的味道”,弟弟从此发愤读书,最终考上了清华。
侯鑫深深地了解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于是,从儿子出生起就精心为儿子打造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
但是,令侯鑫没有想到的是,侯鑫精心设计的“修心之旅”总是让儿子提不起兴致,相反,他总是吵着要侯鑫带他回爸爸的老家山西农村。
侯鑫受不了那里脏得无法忍受的厕所,还有没完没了的吃饭喝酒。
但是儿子却对惟一一次故乡旅行念念不忘。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羊拉的屎是黑色的,第一次知道土豆原来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也第一次知道他几乎天天见到的小米还是“穿着衣服”的……
儿子并没有按照她设想的轨道发展,变得越来越自我、自私。
“孩子不接触大自然,就不知道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也不知道人的成长跟其他小草、小树一样,都要努力向上。”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说,“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育场所。”
这位校长在学校边上开辟了一片地,每个班的学生都在这片地里种了蔬菜,菜地旁边还有鹅。“孩子们觉得很新鲜。菜种上以后几乎天天去浇水,有的水浇得太多了,菜就淹死了。这也没什么,只要让孩子亲身感受了,他们才知道什么叫生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付出、什么叫收获。”这位校长说。(本报记者 樊未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